第7章 繼承與發展(1 / 2)

眾所周知,典當業植根於舊社會,渾身上下的汙泥濁水自然是不少。因此,在新中國建立後不久,隨著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改,當鋪曾經短暫地離開了我國經濟領域。

然而,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形成,當鋪這個古老而又神秘的行業得到了繼承與發展,出現在很多大城市。

和古代的當鋪不同,新中國成立後的當鋪表現出了一些不同於古代當鋪的特征,例如它的客戶不再是以窮人為主,而是以富人為主;它的開業需要國家批準等。

(一)舊當鋪的消亡

舊時典當行業雖然在穩定社會等方麵發揮過作用,但它在現實中苛刻地壓榨貧困人民的現象,也大量存在,因此,新中國成立後,舊時當鋪和錢莊、票號等,成為了被取締的對象。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宣告了我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製度的徹底結束。然而解放後,典當行並沒有馬上被鏟除。隻是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逐步興起,這才使典當行的日子開始越來越不好過。

1954年1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召開了一次反高利貸座談會,指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借貸方麵的鬥爭日益尖銳化,明確了在農村應以信用社的利率作為借貸利率的合法標準,從而對座落在一般村鎮的典當行構成了一種新的限製。

1956年初,我國的私人典當業完全實行了全行業公私合營。在一些城市中,它成為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分支行領導下的專門辦理小額質押貸款的獨立經營機構的小額質押貸款處。至此,具有悠久曆史的典當行,才開始在我國大陸徹底消亡。

(二)新當鋪的複出

新中國成立後,舊當鋪消亡了。時鬥轉星移,滄桑巨變。20世紀80年代末期,當鋪在我國大陸消亡30餘年之後,又開始以嶄新的麵貌複出了。

1987年12月,四川成都開辦了新中國第一家典當行,即成都市華茂典當服務商行。這家典當行的開業,率先恢複了古老的典當業。

接下來,新的當鋪在全國各地開始大量湧現。第二年,即1988年,我國興辦典當的有遼寧、山西、廣東、福建、海南、吉林、貴州等省。

這年5月,沈陽市商業典當行掛牌亮相,成為東北地區最早成立的典當行之一。其服務宗旨是:“發展經濟,服務群眾,誠實守信,方便快捷。”其經營範圍包括服裝、家用電器和金銀飾品等。當時,由於北方地區社會上對典當認知和了解的人比較少,典當業務難於很快拓展,故其年度典當總額僅為100多萬元。

這年7月,山西省運城地區稷山縣典當商行露麵。這是一家由幾個農民合夥成立的典當行,它除從事典當外,還有違法超範圍經營的情節,後來在清理整頓非金融機構的過程中被停辦。

這年8月,廣州長壽典當行成立。它是廣州市改革開放後設立早的典當行,一開始就以發展經濟為目標,貫徹執行“忠誠信,方便群眾”的宗旨,日常服務對象的重點是公民個人,經範圍以黃金飾品、高檔手表、家用電器為主。由於廣州地區經比較發達,人們的思想意識比較開放,故利用典當方式融資的很多,致使該行每天從早至晚客流如雲,員工忙得不亦樂乎,全天連續營業12個小時,節假日也不休息。

上海也在1988年重新興辦典當。那裏的第一家典當行是上海恒源當鋪,該當鋪由上海市虹口區商業服務公司組建。恒源當鋪的誕生,標誌著典當業在我國最大城市的複出。它無疑對國內其它大中城市產生了更加重大和深遠的影響,為促進日後新中國典當業的強勁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