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為什麼裸體
國人的“官念”之重,那是世所公認的。涉及到這個官字,自古說法不少。《尚書》說官“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還有點民本思想。《說文》說“官,吏事君也。”那是將官員看成帝王的工具。舊時讀書人一心想著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也是這個意思。至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過是儒生夢裏都想著做官的囈語。
時至今日,關於官的說法更多。詞典上的正規說法是公職人員,老百姓說是公家人,而官方說是公務員或公仆,是為人民服務的。其實還是胸無城府的小學生一語破的,官就是管人的,管事的,管錢的。有道是不怕官,就怕管,當了官,不管點什麼,那官也就什麼都不是。我如今調往一個清水衙門,號稱副主席,不管人,不管事,也不管錢,自命為三不管主席。不是不想管,是想管沒得管。偏偏朋友見麵,說你當官了,要請客。我立馬就跟他急,杏眼圓睜,老拳相向,嚇得朋友拔腿就跑。
在單位裏雖然三不管,回到家裏,打開電腦,所寫卻多為實權官員,有管人的,有管事的,也有管錢的。《裸體工資》裏的官員就是管錢的。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十多年的時間裏,天天跟管錢的官員打交道,寫這方麵的小說,手到便拿。
隻是《裸體工資》四個字有些紮眼。這是五年前發表的中篇小說,曾被不少選刊和暢銷版本轉載,至今還有報刊在連載,算是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好多讀過這個小說的讀者都沒法忘記這個篇名,連同裏麵的人物和細節。我也敝帚自珍,覺得這個名字有些意思,又容易記住,也就不顧它紮不紮眼,拿來做了這本小說的書名。
本來裸體是因人而言的。比如有人提倡裸睡,說有益於睡眠和健康。有人喜歡裸舞,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和門票。有人樂於裸奔,容易產生轟動效應。據說有些地方時興裸聚,需聚一起談交易,不上賓館酒樓,上澡堂子,像丘吉爾泡在浴缸裏接待羅斯福一樣,將自己毫無保留地交給對方。背後的原因卻是怕對方穿了衣服,身上藏著錄音機和針孔攝像頭,裸聚可讓雙方坦誠相見,不用彼此提防。
但工資不是人,為什麼也要裸體呢?
大家知道,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構成有些複雜,除了工資表上的基本工資,如級別工資和職務工資之外,還可按政策規定,另外造冊領取工資補貼和生活費、出勤費、誤餐費等待遇。工資表上的基本工資是鐵定的,政府再窮,也要想方設法發給職工,至於另外造冊的待遇,政府有錢就發,確實沒錢,發不出也就不發。中西部經濟不發達,不少地市以下政府都比較窮,能發出基本工資已屬不錯,別的待遇享受不上,早就習以為常,沒見誰拿著狀子上過法庭。大家便幽默地將這種基本工資叫做裸體工資,也有叫赤膊工資,甚至排骨工資的。大凡人一窮,想象就豐富,富人一般是不太有文學細胞的。
造成這種窘境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麵的,比如剛才說的地區差異。幾十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幾乎是投資經濟,有投資就有經濟,沒有投資就沒有經濟,哪個地方國家的投資和項目多,哪個地方的經濟就上得去,地方政府口袋裏就有錢,否則隻有受窮。政府再窮,可該有的和不該有的機構,有編製的或沒編製的人員,卻一個不能少。這樣一來,吃皇糧的人就多,政府自然不堪重負。我在長篇小說《位置》裏用四個字來概括國情——人多錢少,應該是符合實際的。
有人說,中國生產不發達,經濟不發達,科學不發達,事業不發達,唯有政府機構發達。機構發達的標誌是公職人員多。本來公職人員的配備,應該是因事設崗,以崗定人,我們卻反著來,因人設崗,以崗生事。隨便跑到哪個單位去,除了業務部門,還有不少綜合部門,什麼文秘檔案、政策研究、財務後勤、政工宣傳、紀檢監督、工會老幹、青年婦女,都設有專門機構。機構是由人組成的,正副處長一夥,正副科長一群,還不夠,還得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一幫,外加普通科員若幹,少了誰,都讓人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