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王禦任鎮北(1 / 2)

太史慈給人的感覺就是很陽光和重義氣,這不僅僅是感覺,他本身就是這樣。

請戰書裏麵完全沒有要求李明如何如何,隻是帶著請求的語氣,言昔日外出遊學求醫,母親在老家,可以多得孔太守照顧。如今孔太守寫信前來,希望他能前去支援陶謙,他找不到拒絕的理由。信函的主要意思,是向李明告假一段時間,他打算隻身前往前線。

“這個子義,就沒有想過他有可能會被派去前線?”李明隻覺得無語。

“太史慈如今在長沙鎮守,戰略方向必然是西麵,北麵的戰線和他沒什麼關係。”王禦坐在李明麵前,緩緩道。

“我們這裏可不是漢庭,可不流行掛印而去。他既然負責鎮守西邊,沒有軍令擅自北上便是違反軍令……這樣吧,把祖郎調往龐德麾下,把他調到徐晃麾下聽用。這次黃忠部按兵不動,徐晃部北上,到達下邳國之後,讓他隨我北上便是!”李明想了想道。

這次若是可以因為義氣違反軍規,那麼以後總有人會有這個那個借口去違反。軍隊不是江湖,講究的是服從,至少服從要在義氣之上。

“這方麵還要宣傳,再過一年,新一批的監軍就能訓練出來。主公的設想很妙,居然打算通過監軍來宣傳忠誠和服從精神,長此以往軍隊的忠誠度,必然能夠很大的提升。”王禦對李明的安排非常滿意,這樣對中央控製地方軍隊,有很大的意義。

李明當然不會告訴他,這個所謂的監軍製度,便來自政委製度。畢竟他沒有建立什麼黨派,自然不存在政委這種東西。不過監軍古來有之,甚至秦皇都派皇子到軍隊裏麵擔任監軍,所以李明安排一批監軍進入軍隊裏麵,也很正常。

隻是這群監軍,不負責指揮,隻負責監督最高軍官不,還負責政治宣傳工作。那麼就需要一定的文化素養,李明收攏了不少學習能力不錯的士卒,花了一年多掃盲和初步培訓,按照王禦所言,再過一年就能完全培訓出來,到時候他們畢業了,就到軍隊擔任監軍。

“喵的,這兩年的財政都放在內政建設上麵去了,這能帶多少兵北上?”李明的思路又回到了北上,考慮到軍費問題頓時又鬱悶了。

“主公好意思這番話?”王禦頓時就抱怨起來,“放眼下,各地諸侯,甚至是關中朝廷,都把軍隊投入提高到了七成,呂布那邊更是提高到九成,我們這邊居然不到三成……這個投入,最多隻能算是支付軍隊的日常開銷,還有進行一些裝備更新之類的,想要進行一次大規模都成問題!”

“不過!”王禦笑了笑,“這幾年各郡的民生和經濟都在加速發展,各地的糧倉裏麵都有足夠的糧食,在軍糧方麵完全支持一場五萬人規模的戰爭!同時各地的財政也在迅速提升,這是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必然結果。換言之,就目前的財政儲備而言,支持一場五萬人正規作戰,或者十萬人規模的短期作戰,完全不成問題!”

“當真?!”李明聞言頓時就激動了起來。

“主公堅持的治政方針,為您帶來了回報!”王禦笑著點了點頭,如今就會稽郡、吳郡和丹陽郡三地的經濟收入,已經與中原幾個繁榮的郡以前的數據持平。

反觀各地,因為軍費支出過多,導致民生經濟凋零。尤其是呂布的河內郡,聽已經出現大規模的流民,好在呂布重要的左右手陳宮出麵,協調各大世家,這才沒有動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