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九魔教第一心法(1 / 2)

風一凡很明智,他的這個選擇,讓他以後的晉升之路,走的格外快。

這也許就是人的性格弱點吧。

人,每每都是在事情發生之後才會想到,如果之前我怎麼怎麼樣,那麼事情就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

可是,後悔又有何用呢?這個世上,除了風一凡,誰還有重來的機會?

風一凡是幸運的。

前世注定過去了,今生重頭,定當有一番作為。

“今天我就為你講講九魔心法。”邢虎方知道風一凡著急修煉,見到風一凡也不廢話,直奔主題:“九魔心法是我們九魔教最無上的心法。它講究道義,是一門專門用於提升真氣和修為的心法。”

風一凡點點頭,沒有插話,他現在想知道的是,九魔心法在邢虎方的眼中,應該如何利用。

果然,見風一凡沒有說話,邢虎方便給他講起了九魔心法。

九魔心法分為三個部分,每部分有三層,合起來一共九層,每一層,都是暗合了玄功之道。不過,不同於其他心法的是,九魔心法,沒有任何招數,有的,隻是口訣,隻是心法。能否將九魔心法練至大成,全看個人領悟。

而且九魔心法中每個字,都有很多層含義,而且不管怎麼解釋,都會通順,這就注定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不過,這麼多年下來,九魔教中也總結了一套最實用的心法。前世,風一凡沒來及修行,今生聽到最原始版的九魔心法,頓時感到生澀。

第一部分,第一層,玄功入道。修煉之人,欲聞至道。至道深窈,不在其他。在乎天地之間,萬物兩合,是為之道。

這一層,是每個入門者的基礎精煉。隻有那些修煉玄功的人,才會憑借這其中的口訣來悟出道的大義,從而叩開修煉之門。

第二層,既欲聞道,無聞者是。無聞無見,即是真道。所謂真道者,在乎於心,心之所向,既是道。

既然踏入了玄功,修煉了道,那就應該講道,銘記於心,融合於修煉之中,這樣才可以到達效果。也是從第二層開始,體內的真氣就開開慢慢積累,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到了關鍵時刻,體內積存的真氣就會迸發出來,來恢複這個人的體能,緩解疲勞。

第三層,聞見亦泯,惟爾而已,人尚非有,何況於是?不聞而聞,何道可談?既已入道,可謂之和,可謂之用。

參透了第三層,修為就會小有所成,一般都會達到散葉期。

講完了這第一部分,邢虎方看向一臉認真傾聽的風一凡,說道:“這九魔心法,第一不部分,是最關鍵的,你要好好把握,要不然,到了後麵,心法和口訣越來越生澀,越來越難以理解。那時候你會疲於應付,最終會導致應接不暇的。”

“弟子謹記。”風一凡點頭之際,心中也是按下決心,這九魔心法不管多麼難,自己也要練,而且要練好!

看到風一凡一絲不苟的樣子,邢虎方滿意的點點頭,繼續講解第二部分,也就是第四層到第六層。

第四層:道者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夫如是,則可與忘形,可與忘忘。

怕風一凡不理解,邢虎方說話的語速不禁放慢,解釋道:“這就是說,專心修煉,對待萬事,心要誠。所謂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如果真的是做到了,那麼你就可以將萬物都看成道了。”

邢虎方知道這事對於風一凡來講,很是生澀,但是這也沒辦法,因為在邢虎方眼中,那套所謂實用的九魔心法,不適合風一凡。大不了自己好好解釋就是了。想到這裏,便開始講第五層。

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謹,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則慧光生,能知謹則聖智全,能知止則泰定安。泰定安則聖智全,聖智全則慧光生,慧光生則與道為一,是名真忘。

“這個不難理解吧?”邢虎方看到風一凡點頭,說道:“見微知著,以小知全,這才是智者,做到了這一步,那麼對於後期的第六層還有整個修煉,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風一凡對於第五層還是理解的比較好。畢竟這層雖然口訣多了,但卻是一些因果關係,前提更是隻要認識了道,在心中有了道的概念就可以。這一點,風一凡已經掌握了。

第六層:惟其忘而不忘,忘無可忘,無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無情,惟一無二。

聽到這一層,風一凡突然頓悟一般的看著邢虎方:“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無情,惟一無二?祖師,這就是我們昨日所說的道?”

“嗯,這的確是我們所說的道。”邢虎方看著恍然大悟的風一凡,說道:“你難道沒有發現,這第二部分對於你而言,很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