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楔子(1 / 1)

岐山下,數個將將飛升的路過小仙正交頭接耳。一說:“這岐山不是座荒山麼?此山積雪,化作塵世雨點;丹火爐煙,本是人間炊煙,算是仙界三十二天當中最有紅塵之處。看這仙跡罕至,荒無靈氣;荒山野嶺,窮鄉僻壤的,怎的如此瑞氣騰騰?”

一說:“仙友此言確然。看今日山頭仙霧氤氳,靈氣煙煴,不曉得是哪位大人物在上頭。”

前頭那位驚詫道:“這般仙氣,不是上仙便是上神,不是帝君便是尊神……這幫人物都講究清靜,心中一片焚淨海坦蕩無求,九住心更是已達專注一趣之境,早就無了塵心。哪似我們。而這位大人,又為何會在岐山之上……真是無法揣測,無法揣測。”

“不過說來倒是有位上神,也並非尚有塵念,而是……這……”他斟酌了番言辭,一來要避諱,二來內容亦要服帖順附;未在仙界講個一兩百年的話,這講話的功夫終究不到位。手做了數個姿勢也沒想出來該如何說,隻得頷首做出個溫俯的模樣,道,“這位上神便是月下老人座下女長徒,欽源上神。”又抬起頭來八卦道,“仙界曾經排過神女美貌。第一是天宮九帝姬魅姬殿下,可惜如今已經魔化;第三是十三帝姬上瑤殿下,第二便是這位欽源上神。”

後者訝異,轉而也頷首道:“此言確然。小仙倒是聽聞過,這位上神前身乃八荒一隻飛禽,幻化人形,一夜對天歌一曲佛靈,舞一出百鳥朝鳳;當時天後甚是歡喜,天帝便召之月月歌,月月舞。歌舞之時,霞光四起,朝夕瞬變,身周仙光赤如霞帔。後為月下老人所相,作座下童子,四萬年前上階品為上神,如今已了無仙跡。”

“小仙還聽聞,這數千年以來,上至天君,下至小仙,皆尋過上神,而上神卻無影無蹤,無跡可尋。”

“唉,”其中就有人歎了聲,道,“諸位仙友可知,明日在九重天之上有場大婚?”

“自然是曉得的,那是天君家十三帝姬上瑤殿下同蒼擎帝君的大婚吧。那確實是段故事。”

那剛剛歎聲的人便道:“這位欽源上神便要出席。”

眾人皆倒吸了口涼氣。

“這有幾千年了,上神都未出現過;如今出席婚宴……不愧是帝姬殿下同帝君。”

“能睹得欽源上神的光彩,”一人邊抽冷氣邊道,“這婚宴,就算是站在天宮十裏開外,也要開了千裏眼使勁看,用力看,狠命看。”

他們頗矜持地感歎了兩回,再拘束約謹地抬起個腦袋望上一望,方心滿意足地離去。

今日天氣甚好。我正蹲在岐山半山腰同自己鬥蟋蟀,便聽到山腳下頭有人在開仙民代表大會。

這代表方是誰,我不清楚;要什麼,不要什麼,深入什麼,大力什麼,我也不清楚。隻清楚,那討論的內容,正正是不才在下本上神。

我一個趔趄,一下子往前撲了過去。所幸這幾萬年來本上神在凡間又是逃命又是趕路鍛煉得多了,八萬多歲的老身子骨還算是健朗,一手撐住地,單膝半跪著,方在胸下給那兩隻小蟋蟀留了個空子。

若是這下子直接跌個跤,爬起來的時候衣襟上怕是要有兩團綠色的肉泥。如此寬慰著自己坐了起來,那兩個小子卻受了驚,蹭地躥出去老遠。我還未來得及安撫它半句,勸說它半句,它們便沒了蹤影。

世道不公,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頗無語地拿過手邊的兩個小陶罐,心說改日再在蘆葦叢裏麵捉兩隻過來,便轉身上了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