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鍥子(1 / 2)

也許,降生在這種家庭裏生為女兒是最大的無奈。

本朝尚武,世家裏無不以拜將立帥看為榮譽。世家男子從軍已成風尚。而比較糾結的一點是,由於李家是將門中的將門,隻要有些出息的男子成年後莫不從軍。於是呼,家中的產業以及在京中的大宅隻能由女人來打理。

李家在開朝的時候就立下裏赫赫戰功,一向以忠心自傲於大慶,也不知道有多少任皇帝對李家動過殺心,但不知為何,李家偏偏每次都遇難成祥,總之是並沒有發生過被抄家的慘劇,已經經曆過五朝,而手中一直握著大慶最大的一支兵權。

身為李家的女兒,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從小學兵法武功,上戰場與男兒一般殺敵,這條路雖說在重男輕女的大慶聽起來很是怪異,可是李家女兒選擇這條路的人並不少,大概是因為家庭氛圍與家主的鼓勵吧。

另外一條呢,便是學習精算與管賬治家,說白了,就是培養你當一個合格的管家婆,雖說世家女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學習管賬以便將來嫁人後去婆家做一個合格的夫人,可是李家的女子不僅要管家,就連產業之類,也齊齊的需要管。

家主想的很簡單,要不然就上戰場,讓不然就在後方打點物資,要是兩條都不幹……額,那老子生你幹嘛。

大慶雖然尚武,可民風卻一直淳樸,男主外,女主內,這條金玉良言是從來不敢忘得,譬如說,饅頭店的老張病了,開不了鋪,那麼他寧願自己把店鋪關門兩天也不許自己的夫人張氏出來賣饅頭。

在大慶,女人拋頭露麵在外麵談生意是要被全體人員嘲笑的。小門小戶尚且如此,何況世族大家呢?可是李家男子若不能夠讓他去上戰場,而讓他去談生意,打理家產,這……是可忍孰不可忍。

上戰場是榮耀,做生意未免太侮辱李家男人了。女子的想法雖說不那麼偏激,因為戰場向來不是一個特別適合女人的地方,所以,曆年還是有一些女子願意留下來管家的。

這樣一來,李家最大的問題反而變成了兒女們的婚姻問題,兒子們還好,因為在小女兒的閨房春夢裏,哪一個不是希望自己未來的夫君不是少年英武,能夠帶給自己安全感的英俊少年呢?至於嫁過去以後聚少離多,這就實在不是她們能夠考慮到的問題了。

李家的少年們,皮相倒是都不差,又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一股子迷人的傲氣,自然會受到這些小女兒的青睞,往往一眼就被迷住的不在少數。

可是李家男兒們眼光又極高,尋常的花花草草看不上,其實倒也沒什麼條件,就是要自己看對眼的。

大千世界,能讓他們怦然心動的女子必不是凡品,也就是說,等他好不容易的找著一個讓自己心動的女子,那個女子未必第一時間看的上他,這樣一來一往,被耽擱的大齡優質剩男還是不少的。

家主倒也是不急,說什麼兒孫自有兒孫福,也不去插手,這樣下來,就造成了大批剩男情路坎坷中的現實。而女兒們就更要頭疼,被李家這麼一培養,她們怎麼能受得了尋常大家裏的那種天天勾心鬥角?

明明都是在商場或者戰場上一展宏圖的女中大丈夫,怎麼可能被憋在四四方方的小院子裏為一個男人和別人吵吵鬧鬧。她們大多是不屑的。

她們在等待能夠包容女子有心胸的男人,問題是,這種男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李家裏有好多終生不出嫁的女人們,這,也不是不悲涼的。

為了防止家族財產因為子嗣太多分割而日漸沒落,李家家主極有遠見的創立了長子繼承製,家產隻由長子來繼承,若長子癡呆或者實在體弱,才輪到次子來繼承。不過這種情況是及其少見的。

第五代長子李秋陽,順利的繼承了家族產業,家主與正妻伉儷情深,並沒有立妾室,兩人多年恩愛,成果倒也不差,育有四子一女,小女最受寵愛,小名灼兒。

灼兒上麵有四個哥哥。灼兒她爹的想法也很奇怪,別的將門之家以多子為貴,若見是女兒隻能算是半子之喜,然而秋陽因為愛妻的緣故,確實非常想要一個女兒。

可是生一個不是,生第二個又不是,一連生了四個公子,愛妻本來要放棄,生孩子的確辛苦,每次生一個都像是到鬼門關裏逛了一圈似的。

可是耐不住她爹的軟磨硬泡,答應再懷第五個孩子試試,若是還是男孩,就再也不生了。

也許是上天聽到了秋陽的誠心祈禱,把灼兒送到了李家,灼兒出生了以後,李秋陽大喜過望,大宴賓客,實在不像是平時那個喜怒不形於色的李秋陽大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