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保衛戰《商界》
視界
傳統渠道日漸式微,互聯網渠道風生水起。碎片化、數據化、O2O、供應鏈重構、廠商新關係……一堆又一堆聞所未聞的新詞彙,不斷衝擊著我們對渠道的固有認知。
這個商業世界正越來越讓人看不懂,幾十年來我們賴以發家致富的東西,竟然一夜之間變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了。然而,如果我們今天不革自己的命,明天就會被別人革了我們的命。
價格體係打造、網絡營銷推廣、捆綁線上線下、共建物流配送,一條可以數據化的產業鏈……在電商大戰的背後,是中國的零售體係快速的瓦解與重構,也是新的產業格局的重新定義、商業價值的重新布局以及各個電商大佬對於渠道競爭力的把控。
對於電商價格戰,業內人士在微博上一針見血地指出:電商價格戰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流量。電商的發展依賴於:風險投資用錢燒流量,但電商領域投資已遇冷,以往經營所積累的流量不足以快速擴張,利用實惠吸引消費者,且賣家願意一起分攤價格戰成本,因此最有空間可壓的就隻有價格戰。這些電商企業拿著資本大規模燒錢,喊著“電商初級階段,目前還是圈地階段”,宣稱“價格戰最得利的是個人消費者”。
一場場價格戰打下來,“低價”已經成為了線上渠道的標簽,也成為了電商對傳統渠道的殺手鐧。
擱下線上線下的優劣不談,在大勢所趨之下,傳統渠道究竟該如何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不妨來看看這些傳統企業們是如何布局的。
李寧,打造零售IT信息平台。和其他體育用品行業一樣,以大規模開店、走傳統批發模式曾讓李寧公司在中國運動品牌中一時風頭無兩,但隨之而來的渠道壓力也讓其供應鏈模式開始陷入質疑。為了擺脫庫存積壓,去年,李寧在業內率先提出由傳統批發模式向“有指導性的訂貨會訂單+快速補貨+快速反應”的零售模式轉型。
酒仙網,渠道革命者的演變道路。2009年10月,酒仙網在太原成立,在省內搗騰了一陣子,於次年5月遷到北京。由此,酒仙網真正開始了電商之路,購買流量、構建全國物流、用低價爭取用戶……一個傳統生意人開始了一場與以往不一樣的生意。
酒仙網的商業模式其實比較簡單,上遊對接酒企直接采購,下遊直麵市場銷售,消除銷售渠道層級,降低酒水銷售流通成本,通過價格優勢擴大市場。
近5年被顛覆的大公司《創業家》2013年第12期
巨頭很強大,但也很脆弱。它們曾經輝煌一時,但當互聯網的顛覆浪潮襲來,它們幾乎徹底喪失了應變能力。這些案例說明:巨頭們認為自我革命是找死,不革命是等死,而勝利者屬於善於運用新技術與新模式的顛覆者。自我思考一下,你是不是這樣的顛覆者?
蘇寧顛覆原因:零售業的店麵模式正在被電商取代,蘇寧感到威脅後,選擇了自我顛覆。
轉向線上,把名字也改為蘇寧雲商。定位不是實體店也不是電子商務,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摩托羅拉顛覆原因:注重以技術推動創新,卻忽視消費者的驅動力,未能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產品研發和營銷方式。
微軟顛覆原因:當Windows占據了全球絕大多數電腦桌麵後,微軟已難以轉身,甚至不願創新,它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模式被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