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02年的一天,位於武漢市中心的景明大樓的業主收到了一封來自英國的掛號信,信中寫道:"景明大樓為本建築設計事務所1917年承建,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超期服役,敬請業主注意。"落款是"英國××建築設計事務所"。80多年過去了,兩個國家相隔萬裏,世界上也不知發生了多少變故,恐怕樓主已幾易其人,早已忘了誰是承建者;當年的設計建設者們,想必也早已駕鶴仙去。但所有這些變遷,都未能斬斷這家設計事務所高度負責的精神,也未能使他們忘記落實自己的責任。2005年的一天,廣州市市政部門也收到一封來信。信中說:修建海珠橋的鋼材已經有100年的曆史,接近使用壽命,建議進行檢測,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加固。原來,海珠橋是1950年由廣州市政府著手重建的,所使用的鋼材是從當時英國的一座舊鋼橋上拆卸下來的,所以就其壽命計算,估計快有100年了。兩封遙遠的來信,讓我們掂量出"責任"這兩個字的分量。試想,如果那兩家英國公司不做這個提醒,不落實這個責任,那麼大樓或者橋梁坍塌將造成多大的損失?將有多少人可能因此喪生?落實責任無小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這種落實責任的負責精神。
從企業內部發展的角度來說,通常人們會把很多的失敗歸咎於戰略決策的失誤,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戰略本身並不是原因,策略也沒有錯。導致企業失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責任不落實或者落實不到位。落實責任,是企業中每一個人最基本的責任。因為,沒有落實,再正確的的戰略也發揮不了作用。如果領導安排的任務沒有人去落實,就無法讓整個企業組織正常運轉起來;在落實責任過程中,即使有一個很微小的細節沒有落實或者落實不到位,都有可能影響企業全局的發展。可以說,沒有責任的落實就沒有企業的發展。探究企業責任不落實的原因我們可以發現,責任的不落實既有組織規章製度不完善的原因,也有員工個人缺乏責任意識的原因。因此,從企業的角度來說,首先應該完善規章製度,把責任明確到每一個人的身上,不給推卸責任的人留空子。並且,有了完善的規章製度最終還是需要落實下去,通過監督機製將各項工作製度落實到位。其次,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領導要做好榜樣作用,主動帶頭做好責任落實工作;最後,戰略的成功歸根結底還是得靠所有員工以高度的責任感去落實。
沒有落實責任一切都是空談。有沒有落實責任的意識,能不能將責任落實到位是企業所有人都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書通過豐富翔實的案例,探究企業落實不力的根源,闡述落實責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提供了落實責任的實用方法和技巧,旨在提高員工落實責任的意識和能力,為讀者職業精神的提升打開一扇窗。相信這本書對於每一個意欲決勝商場的企業和每一位向往成功的員工來說一定會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