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破敵襲(2 / 2)

整場戰役前後不到半個時辰,遼兵來得快退得也快,扔下一地屍體就結束了。直到戰鬥結束,鐵衛軍的火炮輜重才剛剛到位,要是剛才能用上火炮徐誠忻有把握讓遼兵衝不到本方陣營之中。火炮令人鬱悶的機動性真是個無法解開的結,看樣子以後行軍得注意不能讓隊伍拉得太長,在平原地區行軍這個問題應該多少可解決一點。

清點戰場,遼兵傷亡將近一萬,而鐵衛軍卻隻有二千餘人,非常不成比例。這一戰讓中京城裏的遼軍主帥大驚失色,看來徐誠忻的那兩次勝仗得來並非偶然,鐵衛軍果然與一般宋軍不同。

鐵衛軍能打勝仗靠得不僅僅是火器上的優勢,而是手下的士兵都有良好的軍事素養。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列隊迎敵,而且不忘反攻,需要的不僅是過硬的心理素質還有冷靜的細致的觀察能力,以及必勝的信心與勇氣。經過這一戰,遼軍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四門緊閉、加派崗哨,同時立即將戰報送住上京。

同樣的這一戰卻讓徐誠忻增添了不少信心,以往他打的戰役多少都有些取巧,不僅有城牆可用而且準備都比較充分。這次麵對突襲而來的敵軍倉促應戰,不但擋住了他們的進攻而且以較小的損失換取了極大的勝利。盡管人數上有優勢,但畢竟是野外的遭遇戰,本是遼兵最為擅長的戰鬥方式,卻贏了而且贏得十分順利。

“大軍向前推進五裏再紮營。”戰鬥的勝利讓徐誠忻信心大增,命令鐵衛軍直接逼近中京。

“再留下一隊士兵清理陣亡兄弟的遺體,決不能讓他們暴屍荒野。”

這也是鐵衛營的原則,隻要情況允許,還是要讓陣亡士兵入土為安的。這不僅是對死者的一種尊敬也是對生者的一個安慰,至於敵人的屍體就顧不上那麼多了。這是在戰爭時期,不是發揚人道主義的好時機。

鐵衛軍沒來得及打掃戰場,士兵們便重新收拾行裝向前壓進。中京城裏的守兵一看以為鐵衛軍要攻城了,嚇得趕緊擊鼓準備迎戰。不一會兒功夫城牆上就湧現出無數人頭,弓箭手們抽箭搭弓戒備地盯著宋軍的動向。一群親兵簇擁著一名衣著華貴的年青將軍走上城樓,那將軍凝視遠眺,不時與邊上的一名老者交談著。

相距五裏,城牆上的一舉一動已經看得較為清楚,徐誠忻一看這架勢心知城內的遼兵肯定不在少數。剛才偷襲宋營的騎兵足有幾萬,如此看來城內人數絕不少於六萬。中京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對上京乃至遼國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耶律洪基決不敢掉以輕心,這一仗可是個大場麵。

徐誠忻帶著眾將出營,向中京又跑出一段距離,把城上的情況看得更為清楚。在部下的一再勸阻下才停住了腳步,他也是沒辦法,要是有個望遠鏡啥的誰願意冒險跑到陣前來。

此時城上的人也看到他們,又見遠處的宋兵正忙於紮下營寨,才確定宋軍暫時沒有攻城的打算。

“城下可是徐誠忻?!”那年青將軍大聲喊道。

徐誠忻這個名字在遼國也是頗有名聲,他聽有人認得他雖不知對麵是誰倒也不奇怪。

“是啊,你哪位?”徐誠忻回道。

“本王乃遼國兵馬大元帥耶律浚。”

“哦,耶律浚啊......”這個名字他還是聽說過的,畢竟是遼國的重要人物。“沒想到你也在這兒,有事?”

......

“我大遼與宋本已結為同盟,如今你們卻無端攻我,可知羞恥二字?”耶律浚怒道。

“行了行了,”徐誠忻輕描淡寫地說:“現在我們已經兩軍對峙,罵大街有意思?再說口水戰你也不是我的對手,是男人幹脆點,回頭刀兵上見真章。”

“哼,我大遼國豈會怕你們南人,來日必叫你有來無回!”

“切,你又沒有好看的妹子,想留也留不住我。”徐誠忻調侃道:“對了,你們城裏有多少兵力,能不能透露點?”

......

城上的遼人一陣無語,這什麼人啊。侍立一旁的術哲斡魯朵忙湊上前去低聲勸道:“殿下不必與他爭口舌之利,此人出身市井,出口便是汙言穢語有汙殿下清聽。不如回府商議一下對敵之策,免得在此受氣。”

耶律浚一聽有理,心境也平複了許多,大袖一拂轉身離去,臨走時還不忘狠狠的盯了城下的徐誠忻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