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禮免禮。”徐誠忻親自拉起他,責備道:“你可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哪有象你這樣試炮的。火藥是很危險的東西,再有把握也得小心行事,你要出點事,你老爹還不哭死。”
汪騰憨笑幾聲,道:“小的心裏有譜,不會有事的。”
“你有譜個屁。”徐誠忻笑罵道:“有譜還被震趴下了,記住嘍,開炮的時候最安全的位置在是火炮的側後方,也就是炮架偏側的方向。你站在炮管邊向,別說這等巨炮,就算是一般的炮要是炸個膛什麼的,光氣流就能把你殺了。”
其實這些小知識徐誠忻早就傳授下去,“是是,”汪騰忙應道:“這些小的都知道,主要是今天有些興奮過頭了。”
“不過,這炮造得還不錯,要是造它百十台,什麼城牆都能把它給推平了。對了,射程有多少?”
一名士兵忙回道:“回稟大人,剛剛丈量了一下,已經接近一千步啦。”一千步就是大約七百米的距離,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射程已經夠用了。
徐誠忻滿意地點點頭,走近炮管試了試溫度,有些燙手。以這樣的溫度,再發一炮應該沒問題的。不過這種巨炮想提高射速是不理智的,就算炮管吃得消高溫可以連續發射,但裝填火藥花費的時間也必定很長。所以它的優勢隻能是在陣地戰中,更確切點說隻能用來攻城,那是絕對的利器。
剛才發射的是實心彈,如果是炸彈距離應該還可以遠些。現在最強的弓弩射程也不會超過三百步,大宋的神臂弓也就是二百六、七十步左右。超過三百步的也許有,但那都是高手難得一見,所以火炮陣地應該是很安全的。
“不過,這麼重的炮......我看至少也有五千斤了吧,你怎麼運輸呢?”
“大人,這炮是可以分解的。”汪騰頗有些得意地說:“分為炮管、炮座、炮架三部分。雖然總重有八千斤,但分成三總分的話就沒問題了。”
“這倒是個好辦法,看來你們軍器監進步很快,都不用我操心啦。還可有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盡管問我。”
汪騰早就等著這個機會,忙道:“大人,小的認為難的還是在炮彈上。那炮彈打出去爆炸時間極難掌握,有時引線幹脆熄火,大人可有什麼妙招?”
徐誠忻想了想,這事的確有些為難。現在的炮彈都是在彈體上挖一凹槽,內盤引線,發炮同時點燃。引線的燃燒時間全憑估計,而且炮管內環境惡劣極易熄火。上次在易州用炮時,就是至少三成炮彈沒有炸響。
汪騰見他不語,估計是把他難住了,解圍道:“此事太過難辦,我們軍器監的人都想遍了也解決不了,大人不必急在一時。”
徐誠忻點點頭,道:“你們能知難而上就很不錯。辦法是有的,可惜怕現在還做不了。”
汪騰一驚,忙問有何辦法,徐誠忻便把引信的概念說與他聽。這引信雖小卻聚集著大量的基礎工藝和技術,依當時的條件是做不出來的。就算做出來了,也用不到這種圓形的炮彈上。徐誠忻說出來也是為了給他們一個思考的方向,就機械碰擊類的引信還是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實現的。他還讓人找來紙筆,畫了一個草圖,把工作原理解說一遍。
汪騰聽得大腦洞開,如同經曆了一場頭腦風暴。他越想越覺得巧妙,同時又越想越覺得難辦,東西雖好做實在做不出來,不禁有些沮喪。
徐誠忻見狀,笑笑道:“不必心急,你造的火炮在當下已經夠用了。至於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研究。隻是要記住,任何東西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這火炮,要有好的煉鋼、淬火、澆鑄、切割、打磨等技術,隻有這些技術水平都上去了,造出來的火炮才夠猛。你們研究所的人員還要大量增加,研究的課題再細分,叫你造火炮不要隻盯著火炮。比如這個......”
徐誠忻又在紙上畫了一個軸承,說道:“能把這東西做出來,再加上煉出好的鋼,再重的東西也能一車拉走。”
汪騰終於明白他父親為什麼如此推崇這位徐大人,這人的腦子裏裝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啊,一個比一個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