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武裝商人(1 / 2)

徐誠忻離開明州的這段時間,積壓了好多事等著他來處理。最重要的聖旨接過了,餘下的事就全憑他的喜好,項興泉是他親手培養起來的親信,他首先關心的當然就是項興泉來明州一事。

現如今他在朝中為官不便經商賺錢,他所辦之事都需要大量耗費銀兩。戶部的錢想要並不容易,晚晴開的報社也會憑哲宗在那兒護著,也是個例外了,賺來的銀子都扔進了鐵衛軍這個無底洞。另外造軍火、買馬、造船還需要大量銀子,如果他再不搞點外塊如何轉得過來。

北方局勢日見緊張,估計那邊的生意也不會太長久,須趁早另做打算才是。項興泉經他提點怎敢怠慢,等生意一了,特意繞道至明州來見徐誠忻。

“這次南下賺了多少銀子?”徐誠忻不說廢話,開口就問。

項興泉清楚他的脾氣,立即回道:“現下正值盛夏,貨不太好出,隻賺了約一百萬兩銀子。大人若需要盡可都拿去,銀票都是江南各路通兌的。別外,商號裏還有些存銀,是可以轉得過來的。”

徐誠忻擺擺手,道:“再抽資金就是殺雞取蛋了,銀子你留著用來建商隊。海外貿易的事趕緊把它定了,這些錢正好用來買商船。這次我正好在明州,買船的事我幫你搞定,你準備好銀子就行。”

項興泉不無擔憂地說:“大人,這次小人特意去了趟廣州,北貨的利潤還是不錯的。當然本朝的特產在海外得利更厚,隻是海路不暢,倭寇海盜也就罷了,三佛齊的榷稅高得離譜。如此算起來還不如做北貨更實在一點。”

“不可。北麵的生意最遲到明年春季,要慢慢收掉,不要問我為什麼,你照著做就是。”

項興泉心中一跳,再聯係到易州榷場的各種謠言,似乎明白了些什麼,忙點頭答應。

“海上的事情......我本想趁這次南下把通道給掃清了。不過現在看來是沒時間了,幸好水師已經在建了,我又主持樞密院,問題應該不大。到於三佛齊......”他想起剛剛收到的廣州來信,不由皺了下眉頭。

原來梅維絲一到廣州,當地官府就為她的事特意派人前往斡旋。不想三佛齊總督在當地做慣了老大,仗著自己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稱霸一方的水師,全不把大宋放在眼裏。那位宋朝的使臣是位文官,也是個牛脾氣,雙方一言不合便吵了起來。結果不僅沒把梅維絲的老爸放了,還直接把宋使趕出了三佛齊。

這麵子有點丟大了,小小島國竟敢如此囂張,廣州官府上下罵聲一片,紛紛要求徐誠忻上奏朝廷給予懲戒。徐誠忻是很樂意給他們點教訓,隻是戰船還沒成形,答應梅維絲的事又要拖一段時間了。現在項興泉的商船要做海外貿易三佛齊是必經之路,有這麼不友好的當地政府在那兒豈會放心得下。

“三佛齊的事我早晚要將他擺平,目前先讓他們再囂張幾天。另外,你可以多聯係一些同行,一起去闖海外,人多力量大。再不行,你就買幾條炮船,對!你們自己武裝起來。”徐誠忻感覺這個注意不錯,有些興奮地說:“做生意、特別是國際貿易風險比較大,碰到倭寇海盜遠水救不了近火,就靠你們自己狠狠打。”

項興泉一呆,遲疑片刻說:“可,可我們是商人,不會打仗啊......”

“怕什麼,我們有炮船,人手不夠的話就去召。現在朝廷正在裁軍,許多禁軍都懂得打仗,正愁沒地方去呢。回頭你跟我去一下造船場,還有軍器院,我跟他們打個招呼。三艘炮船應該現在就能拿得出來,也就幾萬兩銀子的事。”

“大人,我們買炮船朝廷會不會......”

“有我在呢,賺的錢好多都入了戶部的,聖上豈會為難於你。你隻管大膽地去做,誰敢不服直接用炮轟他娘的,你轟不過就告訴我,哥帶著水師去扁他!”

項興泉咧開嘴嗬嗬直樂,有這樣的靠山,做起生意來真TM的爽。

“你也不要太得意,”徐誠忻怕自己說過了頭,趕緊給他打預防針,“大炮是用來打強盜的,做生意的誠信還是不能忘了。再則,我們也不能隻顧著自己發財,到廣州後一旦時機成熟就成立一個海外貿易商會。商會怎麼運行你自己想,關鍵要互相關照、統一步調共同拓展海外市場,切不可互相壓價、無序競爭。”

項興泉忙道:“大人放心,這個小人理會得。其實在易州這樣的商會就已經辦得有些眉目了,這次去廣州與小人同行的還有十多位商號掌櫃,大家都是關係不錯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