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劍指海疆(2 / 2)

“大人這話可不對,幹了好事還不興人家誇幾句?卑職說得是實話,理直氣壯呢,哪能叫拍馬屁?”

“有理有理,”徐誠忻聽了哈哈大笑,道:“來來來,快坐,咱們好好聊聊。”

“海聾王”謝坐,又介紹道:“這位是卑職的小徒,大人吩咐過要多帶後輩,所以這次還帶了十多個有悟性的年輕後生。”

徐誠忻看了那後生一眼,滿意地說:“老汪你做事我放心,這火器是我大宋的優勢,不僅要帶徒弟最好還要讓他們把要點記下來,裝訂成冊,這樣才不至於失傳。”

“海聾王”頻頻點頭,二人聊了幾句開始轉入正題。

“這次叫你們來是想讓你們協助打造幾艘戰船,以後稱霸海上全靠這玩意。”徐誠忻將他們領進書房,取出幾張紙給他們看。

造船他是不懂的,但大體的布置還有些概念的。他畫的也是個草圖,隻是在船的左右舷加了些火炮和火槍的射擊孔。

“你負責的隻是火器這一塊,具體怎麼做要跟造船坊去協商研究。你可清楚我大宋哪個地方的造船技術最佳?”

“海聾王”道:“我大宋造船技術天下第一,好的船廠有許多。廣州、泉州、明州、溫州還有杭州都不錯,如果大人想造戰船,可能還是明州好一點。泉州、廣州那邊主要造的是商船,溫州杭州的船略小,體寬底淺不利風浪。唯明州吸取南北優勢,所造之船身扁寬,體高大,吃水深,受到橫向狂風襲擊仍很穩定,這些朝中都知道。”

徐誠忻想了想問道:“這事聖上怎麼個說法?”

“這個工部的人也沒明說,聽他們口氣大至是同意的。不過造戰船花費較大,朝廷可能不會撥銀子下來,大人得另想辦法。”

“這個我已經準備好了。”徐誠忻想起那一屋子收到的禮,道:“隻要朝廷不反對,先造它十艘看看再說。船也不能光造大的,大船能遠征,小船善於機動靈活,打倭寇用得著。”

“大人要打倭寇果然還是小船實用,再說先造小船也利於積累經驗,等摸透了門道再造大的也不晚。”

徐誠忻突然笑道:“造船這事,我們都是門外漢,不過我這裏有位航海經驗豐富的專家。這次去明州你帶著她同行,讓她多提提意見。”說著把梅維絲叫了出來。

海聾王一見呆了呆,他還以為徐大人會請出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來的竟是一位妙齡少女,還是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還好他久居京城見多識廣,沒有失態。

這段時間徐誠忻常與梅維絲聊天,英語水平大大提高。對她嘰哩咕嚕說了一通後,梅維絲聽說要造戰船,以為是打算去救自己父親的,精神一振,滿口答應。

她本來漢語聽得也多了,這次加上徐誠忻與墨玉兒幫著學習,漢語水平進步神速。聽了介紹忙向海聾王施了一禮,用生硬的漢語道:“民女梅維絲見過汪大人。”

她自稱為“民女”,但海聾王心中雪亮,徐大人室內的女人哪敢怠慢。指不定他們二人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她雖自稱“民女”,但海聾王隻把她當成徐大人的侍妾,連稱不敢。

“這次去明州你帶上她,別看她年輕卻是個航海世家,從西方的阿拉貢王國駕船而來,還是有些經驗的。我再寫封信給明州的市舶司,讓他們配合著把船盡快造出來。”徐誠忻邊思考邊說:“最重要的還是兵,不知道那邊的水軍怎麼樣,這些等我到了再說。你的任務是造火炮,再讓水兵們掌握開炮的技巧......”

徐誠忻一條一條地說,越說越覺得事情紛繁複雜。幹脆找來一張紙把要點都記下來,然後又給明州市舶司寫了封信,蓋上印一並遞給海聾王。

“前段時間朝廷又在為倭寇的事爭吵不休,要是聖上同意造隔海牆的話就太勞民傷財了。所以我們動作要快,打幾個勝仗下來,他們就沒話說了。”

“那我明天就出發。”海聾王道。

徐誠忻笑道:“我就是這樣想的,呆會兒我讓人把銀子送過來。多了沒有四、五萬還是湊得起來的。”

“足夠了,如果造小船的話估計每艘不會超過四百兩。這些銀子可以造許多大船了。”

“造船的錢倒是不用擔心,主要還是火器的用度大點。”徐誠忻傲然道:“再說我們的艦隊沒有幾百艘怎麼好意思出去見人,我還要靠它來征服海洋呢。”

“幾百艘的般隊!”海聾王聽之神往,這位徐大人果然誌向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