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又見哲宗(2 / 2)

“公公言重了。”徐誠忻想了想又說:“公公可知道這些聖上一常見哪些大臣?”

“見的大人還是那幾位,除了章相外,主要是樞密相公曾布曾大人、吏部趙挺之趙大人,還有戶部的劉正劉大人,別外開封府的蘇大人偶爾也來。除了召見各位大人,聖上還要批閱湊章,經常到很晚才睡。”

“聖上這麼勤奮,公公日夜操勞也很辛苦啊!”徐誠忻隨口誇了句。

王旭笑了笑,忙道:“多謝徐大人體格諒,小的但求不出錯就念佛了。對了,離聖上下朝還有一段時間,請到裏麵歇息吧。”

“這......不好吧。”徐誠忻猶豫道。

“長公主都進去了,她最聽徐大人的話,您要不進去,小的還真怕出什麼岔子。”說完連連作揖,巴不得他快進去管著公主。

徐誠忻笑了笑,果真進了景政殿,這也就他了,換別人斷不敢這麼胡來的。王旭不放心,隻在附近溜達。

時近年底,天氣寒冷,景政殿裏生著一個大曖爐子,如空調曖氣一般倒也舒坦。趙舒是個閑不住的,竟跑到龍案前看起奏章來了,嘴裏還念念有詞。徐誠忻忙把她哄下來,跟她一起坐在下首的桌前講笑話。

趙舒反應有些遲鈍,有點心不在焉的樣子,徐誠忻不由問她怎麼了。

“我剛才見那折子上說江蘇許多地方突下暴雪,連著下了好幾天,百姓們凍死、餓死不計其數呢。”畢竟是趙家的人,對自己的江山、百姓還是有些關心的。

徐誠忻安慰道:“天災來了也是沒辦法的事,想必聖上必已將,賑災款項派發下去了。這些事自然的下麵的各級官員處理,不必擔心。”

“可折子上說戶部已經沒有銀子使了,連五十萬兩都拿不出來。你說我們大宋朝怎麼這麼窮啊?”趙舒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他。

戶部都窮成這樣了?徐誠忻也想不到。雖說朝廷養的官兵有點多,但大宋向來富庶,一年的賦稅少說也有八千萬貫左右,這錢都用到哪兒去了?

他們正聊這事,忽聽門外哲宗笑著進來了,說道:“徐愛卿,你終歸是沉不住氣,找朕都找到這兒來了。”又對趙舒調侃道:“這定是公主出的注意,你這麼幫著他有何目的啊?”

徐誠忻忙上前行禮,趙舒卻嬌嗔道:“人家等了你半天,你卻一見麵就笑話我。”

哲宗對徐誠忻道聲“平身”,又對趙舒說:“好,是朕說錯了。現在你目的達到了,可以帶著你的弟子回去了吧?”

“皇帝哥哥,江蘇暴雪成災呢,戶部沒銀子怎麼辦啊?”

哲宗皺眉道:“又亂翻東西,這些事不用你操心。朕有一殿大臣,區區雪災還能解決不了。下去吧,我與徐愛卿有事要談。”

“哦,那我走了。”在哲宗麵前她還是挺乖的,回頭看了一眼徐誠忻帶著侍女下去了。

哲宗轉身與徐誠忻對望一眼,笑著說:“幾月不見,徐愛卿愈顯英武了。”

“陛下也更氣宇軒昂了。”

“哈哈哈......”倆人均大笑數聲。

哲宗返身到龍案前坐下,看了一眼被趙舒翻過的折子,歎道:“江蘇數城暴雪成災;浙江沿海倭寇海匪猖獗;福建、廣南兩路番族做亂,民不聊生;要的都是銀子,可戶部一分銀子都拿不出來,你說銀子都去哪兒了?”

“陛下,臣不知。”

“薪俸、軍費、河工、賑災,還有每年大量的各種修繕、補充,真是名目繁多。一年的賦稅是不少,可真正可以到戶部帳下的頂多也就二成,這點銀子隻能過過太平日子,稍有不順就要勒緊褲腰帶了。”

“陛下說得一點沒錯。”

“自朕親政以來,勸農桑、減賦稅,休養生息,可百姓卻總是要凍死、餓死。這銀子戶部庫房沒有,百姓手裏也沒有,難道憑空消失了不成?”

“銀子自然不會消失,隻是去了不該去的地方,我們沒發現罷了。”

“那你說說看,還有哪些地方是我們沒發現的。”

“陛下,銀子肯定是在人手裏,至於是哪些人,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天下的人可分為官與民兩類,官有清官與貪官之分,民有貧民和富民之分。銀子自然多數是在貪官與富民手裏,但貪官也分大貪、中貪、小貪,富民也有大中小之分。陛下隻須找到這些人,銀子也就找到了。”

哲宗呆了呆,隨即一拍桌子,哈哈大笑,道:“跟你說話就是痛快,一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