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憂國憂民(2 / 2)

晚飯後,一家子在堂上邊聊天邊等著一家之主,結果徐誠忻沒等到卻等來了呂商英。

呂商英在這次秋試中名列第七,關鍵是他的策論與徐誠忻一脈相傳,很得哲宗的賞識。再加上他曾經在鹽塘縣衙門處理公務近一年,工作經驗還是很豐富的。不過做京官總是有別於地方官,哲宗也想先讓他曆練曆練,便讓他補了起居舍人這一缺。

起居舍人是職位不高,主要是用於記錄皇帝的言行,處理一些相關的文字事宜。兼職的稱為“同起居注”。事關皇上的身前身後的毀譽榮辱,這種官要求非同小可,從來隻選文采宏富、品學兼優的館閣之士來擔任。

同時這個職位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常常與皇帝在一起,乃皇帝的近臣。呂商英的文采自不必說,哲宗用他主要還是看重他的治國方略。估計在這個位置上也呆不了幾年,就可以去某個要緊部門當一把手了。

呂商英一到,溫氏姐妹忙避嫌下去了,官燕是晚晴的結義姐妹,也算半個主人,就沒走。月兒送上茶水在一旁侍候。

一年不見,呂商英還是那付一絲不苟的模樣,恭恭敬敬的行了禮,口稱師母,倒讓官燕大感意外。一談之下,但見呂商英言談舉止無不合乎禮法,態度不亢不卑,顯得一身正氣。官燕也是奇了,這麼一個品學兼優的儒雅文士怎麼會拜徐誠忻那小子為師,不禁有些憤憤不平。

整整坐了三刻鍾的時間,徐誠忻才姍姍來遲,呂商英忙迎上來要行拜大禮。徐誠忻一把拉住,笑罵道:“你少跟我來這套,走,去書房咱哥倆好好聊聊。”又吩咐月兒道:“送些酒菜來,尼馬這一路過關斬將費了不少口舌,食物都消化完了。”

月兒撲哧一聲,忙下去準備。晚晴見沒自己事,便又開始去查看生意了。

書房內,呂商英清楚這位都是的脾氣,不敢太拘謹,直接找椅子坐下。徐誠忻忙不迭地問起馮虎的近況,才知道這小子幹得也不錯。他雖是個粗人,但也不笨,邊上又有呂商英不時提點,對治理縣城是越來越順手了。其實隻要沒有太多的想法,做官也不是太難的事,這一年多下來倒在當地博得個不錯的名聲。

唯一讓他頭疼的是沿海倭寇越來越猖獗了,馮虎狠練民兵,也擊退、擊殺過不少。不過大海茫茫,倭寇來去自如,真是讓人防不勝防,一進也想不出根除的法子。

“操他媽的小日本,”徐誠忻罵道:“哥早晚過去滅了他們。”

呂商英道:“倭寇來去自如,已經漸成氣候,他們殺人越貨手段極其凶殘,老人小孩無一幸免,長此以往必成大患。不過東海無邊,其中島嶼眾多,倭匪必有不少藏身之所,想要根除著實不易。”

徐誠忻點點頭,說:“的確如此,得要想個釜底抽薪的辦法才行啊。”頓了頓又說:“這事先不提,當務之急是先平定北方。你現在是中書舍人,聖上的心思比較了解,依你看聖上可有打大仗的決心?”

呂商英想了想,道:“聖上的心事很多,具體的我不敢說,不過聖上的誌向不小是可能肯定的。而且不隻一次的提及您的才幹,如果不出意外必有大事與您相商。”

“現在是暴風雨前的平靜,如果不抓緊時間準備,到時候我們就被動了......”

呂商英不太清楚他的意思,也不敢多問。二人又聊了一會,考慮到徐誠忻一路車馬勞頓,便起身告辭而去。

徐誠忻回到房中,晚晴放下手中的帳本打量了他幾眼,道:“相公,你現在又升官又發財,聖上對你信任有加,正春風得意時,怎麼還一臉憂鬱?”

“唉,你相公天生是個憂國憂民的大好人,升官發財又有何意義?”

“大好人,你在擔心什麼呢?”

徐誠忻猶豫了一下,說:“有些話本不該說,但你不是外人,不防告訴你。如果任其發展,再過二十幾年,大宋的半壁江山便會淪為敵手。從此一蹶不振,連年戰爭,百姓流離失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那時我們才四十幾歲,我們的兒女年紀尚幼。金國,就是女真人南下,接著是蒙古滅南宋......”

晚晴嚇得忙一把捂住他的嘴巴,嗔道:“相公休要胡說。”

徐誠忻握住她的手,笑道:“跟你開玩笑,你怕什麼。”

晚晴卻是一本正經,說:“相公的話我是相信的,就象高太後的事你說得一點也沒錯。隻是這樣的話再不可亂說,讓別人聽了總是個禍事。你想做什麼事,就放手去做,晚晴總是支持相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