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遼人用計(1 / 2)

上午的攻城給了兀衍一記當頭棒喝,突然發現宋軍也不是那麼好惹的。這種旁門左道讓他鬱悶不已,他對自己的軍隊非常自信,可偏偏徐誠忻就是不跟他好好打,不是偷襲就是向他們扔炸彈。契丹人是馬上民族,根本想不通一個鐵球為什麼會爆炸,這種未知的恐懼讓軍隊士氣代下、人心惶惶。

兀衍突然想起那些半道上抓獲的漢人,連忙吩咐將他們帶了上來。

這些人除了李江北一夥還能有誰,這會兒他們已經悔得腸子都青了。一行三十多人,一碰到遼人就被殺死了一半,剩下的十幾個也沒有能活命的希望了,一個個麵容呆滯的被帶進大帳。

兀衍看了看李江北等人,他們雖是普通百姓打扮,但從衣料和相互間的神色來看這老頭應該不簡單。果然,兀衍嚇唬幾句,他們就全部招了,他也想不到這老頭竟是易州刺史。大敵當前,哪有主將顧自己出逃命的,帳內的遼人個個麵帶蔑視--大宋的官真是軟骨頭。

一番審問下來才知道易州城裏現在有七千守軍,至於鐵衛營用的是什麼武器李江北也不清楚。兀衍問了半天,除了大至知道敵軍人數什麼也沒問出來,看他們的德性是不敢說謊的。沒辦法,隻得先將他們帶下去,與眾人商議下一步的打算。

這一仗打得太窩囊了,但麵對如此犀利的火器也無計可施。參將們至少有一半主張圍而不攻,遼軍有將近三萬,宋軍是萬萬不敢出城的,隻要斷了他們的補給,等到城內糧草耗盡自然不戰而敗。另一半堅決不同意,區區易州久攻不下,豈不讓同僚們笑話。再說,時間拖久了,宋兵必定來救,到那時也隻能無功而返了。

兀衍是個勇猛之人,讓他這樣拖著是萬萬不肯的,大家爭來爭去也沒個結果,心中煩悶,幹脆讓大家散了。傍晚時分有人來報:兵馬大元帥帳下斡魯朵前來探營。斡魯朵早時為皇帝的帳幕,後將帥帳中也開始設置一些,一般都是由機智博學之人擔任,具有很高的威望。兀衍不敢怠慢,急忙出來迎接,遠遠看見一驃人馬從大營南麵走進來。

兀衍仔細一看,認得此人乃是耶律浚帳下術哲,忙客客氣氣地將眾人迎入帳中。軍中條件有限,隻擺上一些幹肉烈酒湊合著招待。

“兀衍將軍,”術哲寒喧幾句即進入正題,問道:“易州小城怎麼到現在還沒有拿下,大元帥已經領兵入境,易州的糧草對我們很重要啊。”

兀衍一臉慚愧,隻得將攻城的經過跟他說了一遍。術哲聽了也是大為驚奇,他再博學也不會知道火炮為何物。沉思良久問道:“你可知易州城的主將是何人?”

“據那姓李的刺史說是前天剛從京城來的鐵衛營統領徐誠忻......”他話音剛落,術哲手下就有一人站起身憤然道:“術哲大人,屬下有事稟告。”

兀衍一看竟是個二十多歲的年青漢人,皺了皺眉頭道:“你這漢人怎得如此不懂禮儀!”

術哲卻是眼光一閃,連連擺手道:“將軍息怒,此人名叫周南安,以前也是大戶人家的公子,隻因遭人陷害才投奔我大遼。周公子是漢人,他的意見自然很重要,我們不防聽聽他有何高見。”

周南安本也是要死的,但藍月玟的師傅藍茉莉對周通判心中有愧,悄悄地將他送出到遼國。因為隻有離開大宋他才不會有危險,也能讓某些人放心。遼人很瞧不起漢人的文弱,但又很看重漢人的科技與文化。周南安雖隻是個紈絝子弟,但也讀了不少詩書,懂得不少道理。幾經轉折竟讓術哲發現,並收於帳下。術哲做為智者並不隻迷信武力,自他任為斡魯朵以來總是努力的收羅漢人以期為南侵服務。

周南安現在是家破人亡,他將這一切歸咎於徐誠忻的陷害,對他是恨得牙癢癢。今天猛聽到徐誠忻就在易州城內,隻希望遼軍趕快攻破城門,讓他能了結這不同戴天之仇。

周南安定了定神,說:“徐誠忻與小人有深仇大恨,剛才得知此人就在易州城內,一時失態,請將軍見諒。”

兀衍正苦於不了解內情,便道:“周公子既然了解此人,且與我們說道說道,如能助本將破敵也是大功一件。”

“遵命,”周南安道:“此人原是江南杭州的一句商人,生性狡詐、厚顏無恥。偏偏很懂得經商理財,不到半年時間就賺得一份不小的家業。當年他與敵黨暗中勾結,陷害家父死於非命,從中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