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無商不奸(1 / 2)

翌日,徐誠忻早早起床,開始分配工作。他和呂商英按單子分頭行動采購辦公用呂,晚晴守在家裏接手送來的家俱並安排擺放位置。一時間這間平時冷冷清清的屋子變得熱鬧非凡,那老韓也很會做人,不時過來看看,能幫上的就幫點小忙。

跑了一上午,東西總算是采購完成。幸虧當初買的房子比較大,兩個大點的廂房再用屏風一隔,便如寫字樓的格子間一般。

下午開始,已經陸陸續續的有應聘的找上門來了,畢竟徐誠忻開出的待遇是非常誘人的。他就充當了一回人事主管,反正古時候沒什麼三金一險、六金一險的,這老板當起來就輕鬆許多。便挑了一些看著機靈、出身貧寒的夥計。

人雖然已經招來了,但沒人搞得懂他要做什麼。做係統的培訓肯定是來不及了,還好昨晚他跟晚晴和呂商英大致講解了一些,多少也能幫上點忙。這些夥計倒也聽話,分下去的工作沒兩話,認認真真的做了,邊做邊學吧。

昨晚上來過的那些掌櫃陸續送來了一些新鮮的趣聞、消息,徐誠忻一看果然夠豐富。大多是些張家長李字家短的八卦,如:李家寡婦昨晚有男人敲門,趙家小姐許了個有錢的老爺等等。還有一些是外地行商帶來的傳言,有某地出現剪徑強盜;某地的糧價高得嚇人,窮人家都開始啃樹皮了;沿海村莊又被倭寇侵擾.......

這些消息真真假假沒人搞得清,徐誠忻也沒誠實到要去一一證實。反正講事之前加個前綴:“據悉”、“業內人士說”之類的就能將責任推掉了。挑了一些有趣的、容易受關注的新聞,讓人寫成了一篇篇稿子。當然,那些容易引起糾紛的事情,還是少碰為妙。

用了將近兩個時辰,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報紙樣稿就完成了。雖然非常粗糙,卻也有些模樣。包括:大事件、經濟、策論、八卦、詩文、分類廣告等幾大塊,也揚揚灑灑地寫了三大張紙。再讓那位剛剛聘來的丹青高手畫了幾幅應景的圖畫,也算是圖文並茂了。

宋朝是個言論非常自由的朝代,大詞人柳永就曾打趣皇帝,自稱是“奉旨填詞”。皇帝聽了也是一笑了之,並沒有為難於他。早在開國之初,太祖皇帝就曾經明示:不可“因言獲罪”。宋代讀書人地位相當突出,連皇帝的私生活都可以隨便拿來說事。也是因此,宋代的經濟、科學等方麵發展迅猛,而弊端是重文輕武導致國防空虛,武備鬆弛,從不願輕易言戰。

就是因為有“不因言獲罪”幾個字,徐誠忻才有辦報紙的底氣。特別是在“策論”那一板塊,寫上一篇頗有爭議的文章,定能引來無數眼球。這件事自然交給高材生呂商英來辦了,寫文章正是他的強項。徐誠忻再把那提綱上的觀點一項一項的傳授給他,徐誠忻的觀點,加上呂商英的文采,一篇文章寫得是氣勢磅礴、發聾振聵。

詩文板塊徐誠忻隨便背了首詩先應付著,倒把晚晴和呂商英他們佩服得不行:公子寫詩怎麼比喝茶還簡單,還都是絕世佳篇!

至於廣告那一塊,徐誠忻也不小氣,那些來找過他的掌櫃每人分了一塊豆腐幹。不要小看這塊“豆腐幹”,要是連登半個月,還不整得家喻戶曉。

晚晴饒有興致地拿著樣版看了又看,歎道:“想不到每天竟有這麼多有趣的事情發生,我一天倒晚呆在家裏卻什麼也不知道。”

徐誠忻笑道:“信息可是好東西,有了這份報紙才叫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你要是感興趣就和我一起辦這報紙吧,反正我現在正缺人手。”

晚晴喜道:“真的!不過我一個女人家能行嗎?”

“當然行,我說行你就行。”徐誠忻信心滿滿地說:“這還隻是開頭,隻要你願意,以後有你忙的事情。”又轉身對著大家說:“以後這位沈姑娘也是你們的主子,她的話也就是我的話,明白了嗎?”

眾人果然點頭稱是。

晚晴聽了笑靨如花,更是興致勃勃起來,想了想指著報紙的一處空白問道:“公子,這裏為何空出這麼大一塊?”

徐誠忻回道:“這裏是報紙的名稱,我一時還沒想好給它取個什麼名稱好,所以才空著。正好大家都在,幫我一起想想,取一個又好記又有氣勢的名字。”

眾人一聽,連忙開動腦筋努力想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議論了半天也沒有一個滿意的。一幫文人想出來的名字一個比一個雅,內涵是豐富了,卻總不能如徐誠忻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