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人才戰略的表現形式(1 / 2)

隨著戰略概念使用的普遍化,我們常常在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使用戰略的概念,而這些戰略概念所指含義卻不完全一樣,如戰略規劃、戰略思想、戰略行動等等。這容易使我們產生困惑:究竟戰略是指什麼?是不是戰略隻是指戰略規劃?戰略規劃是不是等同於戰略?沒有戰略規劃是不是就沒有戰略呢?有戰略思想算不算有戰略?我們在提出製定和實施人才戰略以前,有沒有人才戰略呢?

其實,戰略的存在和表現有多種形式。戰略規劃、戰略眼光、戰略思維、戰略思想、戰略行動等都是戰略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說戰略是一種規劃,戰略是一種眼光,戰略是一種思維,戰略是一種思想,戰略是一種行動。戰略的表現形式概括起來主要有戰略思維、戰略規劃、戰略行動三種。

一、戰略思維

戰略思維是製定和實施戰略的基礎。戰略思維,就是從戰略高度,從全局、長遠的角度思考問題、認識事物的習慣、方法和具體的戰略思想。戰略思維具體體現為戰略思維方式、戰略思想、戰略智慧、戰略眼光。

戰略思維方式,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從長遠利益出發,預見性、前瞻性地認識、思考問題的習慣和方式方法。全局性、宏觀性、係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是戰略思維方式的重要特征。

戰略思想、戰略智慧、戰略眼光是戰略思維活動的表現和結果。戰略思想,就是對有關戰略問題的認識、思考;戰略智慧就是謀劃全局、長遠利益,解決全局、長遠問題的謀略和智慧,即謀長慮遠的智慧;戰略眼光,就是站在全局的、長遠的高度和角度看問題的眼光和視角。通俗地說,戰略思想、戰略智慧、戰略眼光就是有大思路、大智慧和長遠眼光。

戰略思維是製定和實施戰略的基礎,是戰略的靈魂。有時雖然沒有完整、規範的戰略規劃,但也可能有很好的戰略思想、有非凡的戰略智慧、有獨到的戰略眼光,因而也可能采取正確的戰略行動,較好地實現戰略目的。戰略思想、戰略智慧、戰略眼光在戰略表述上可能不夠完整、規範,但也具有戰略意義,是重要的戰略閃光點。“在我們黨的曆史上,1939年毛主席、黨中央製定的‘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的政策也屬於一個人才發展戰略。但是,這些戰略並沒有形成一個完備的文本,隻是一種戰略思想、政策文件”。因此,不一定要有完整的戰略規劃才叫有戰略,有戰略思想、戰略智慧、戰略眼光也可以說有戰略,隻是這種戰略還不夠係統、完整和規範。戰略規劃是係統、規範的戰略,是戰略的係統化、文本化、規範化表現形式。但戰略規劃必須具有戰略思想、戰略智慧、戰略眼光的內容,否則就是徒具戰略形式而沒有什麼戰略指導價值。戰略價值在於戰略思想、戰略智慧、戰略眼光。戰略思想、戰略智慧、戰略眼光是個性化的東西,隻有具有戰略思維、戰略智慧、戰略眼光,才能使戰略具有個性,克服雷同化、形式化的弊病。戰略思維在戰略規劃中不僅僅體現在戰略的指導思想上,而且可貫穿戰略始終,體現在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措施等各個方麵。

二、戰略規劃

人們常將戰略與規劃並提,討論二者關係時認為戰略是高於規劃的東西。戰略、規劃、計劃、方案等都是關於事物發展的事先謀劃,差別在於層次高低不同,計劃時間長短不同。如果將戰略與規劃、計劃、方案分開並列,相互關係確實如此。但實際上戰略也常常與規劃、計劃、方案聯係在一起使用,如戰略規劃、戰略計劃、戰略方案。這時戰略規劃、戰略計劃、戰略方案便成為戰略的一種表現形式。人才戰略規劃與人才規劃並不完全是一回事,人才戰略規劃,是人才戰略的規劃,是最高層次的人才規劃;人才規劃可能是人才戰略規劃,也可能是其他方麵的人才工作規劃。人才戰略規劃與一般人才規劃的區別主要不在於計劃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是否根據戰略進行計劃,是否體現戰略思想。有的人才規劃的時間可能比人才戰略的時間還長,但它如果不是根據人才戰略而製定的,就不是人才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