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越獄(08)(2 / 2)

這次越獄事件雖然有著太多的巧合,卻也說明了監獄管理上有著漏洞,才能讓那個在押人員輕鬆地逃脫了。通過這件事提醒了我,不管看守所管理的多麼嚴密,隻要用心去想,總能想出辦法來的。沒有機會和巧合,那就創造機會和巧合。越是貌似沒有漏洞的地方,隻要你找到了漏洞,越是容易下手,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智商了。

監管幹部們經常說,管理的非常嚴密,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天衣無縫。那麼,要是噴水,或者水壓過急,會不會就漏了呢?要是有一把剪刀,或者其他的東西,是不是就可以把所謂的天衣,也給剪出一條縫隙了呢?

要做到這些,我就得把整個監獄的構造了解清楚。不僅要知道各個辦公區域是做什麼的,在哪裏,有多少人,上下班的時間,工作的流程和管理方式,我甚至還得了解每個監管幹部的性格特點,以及他們的行為習慣。隻有這些掌握了,我才能對其中有可能出現的漏洞,或者管理疏忽,加以利用。

這些事情看似很繁雜,有很大的難度,很可能一個人根本實現不了。但我沒有選擇,隻能想盡一切辦法,盡可能地去收集了。我沒有退路可走,一直向前,勇敢地向前,才有可能逃出去,才有可能不會由著吳海英這幫混蛋的安排,送了我的性命。

3、如果沒有辦法像那個在押犯人那樣,利用了管理上的漏洞輕鬆地逃出去,那我就得想辦法做一些手腳,讓一些相關的設備失靈,哪怕是損壞,隻要能讓我出去了,一切的代價都可以嚐試!

我記得進來時,經過的前三道門是智能電子監控的,第一道大門的控製係統在門衛那裏,暫時還不清楚是如何打開的,也許是一個普通的按鈕觸發一下子就開了,也許要輸入密碼才能開。我想,即使是密碼輸入的,也不會很複雜,因為要進出的人有許多,門衛不可能每一次都要輸入很複雜的密碼,工作起來不方便不說,萬一領導來了半天沒有開門,那豈不被罵死?具體如何操作的,可能它與其他幾扇門屬於一個監控係統,隻要了解了其他兩扇門的工作原理,想打開這扇大門也不是什麼難事。

那麼,第二道門和第三道門是如何工作的呢?

我當時留意了一下,進出這兩扇門的時候,監管幹部沒有用磁卡,也不是指紋,更不是其他高級的生物識別模式,就是用食指直接在上麵的數字鍵上戳了幾下。當時他用身體擋住了我的視線,我聽出聲音,像是四聲嘀聲過後門就開了。這是一般的通過密碼打開的門,想必這個密碼也不是很複雜,不然那麼多監管幹部去記,很不容易記得住。不會是四個零,或者1234吧?假如是這個,那就太容易了!

即使不是,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以我對電子技術的專業水平,想破譯這些密碼還是小菜一碟。這些門禁不是簡單的密碼鎖,它與相關的報警設備相連接,一旦輸入幾次錯誤,或者人為破壞,很可能就會觸發報警係統,關鍵點就是要找到這些控製設備的主機在哪裏,找到了主機,我就可以很方便地進入到門禁管理軟件係統。破譯它們我暫時不考慮,到時候我自有辦法,大不了使用最笨的辦法清空控製器數據,恢複到出廠設置,那就很容易打開了。

當然,要想實現這些,就必須要想辦法接近到主機,能夠有時間擺弄它,而不被監管幹部們懷疑,這是擺在我麵前必須要解決的一項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