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攀登的人才能達到巔峰
天文學家開普勒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與貧困挫折作鬥爭。由於當局的命令,在公共場所,他的著作被焚燒了;耶酥會人士查封了他的圖書館,他本人則被公眾輿論所譴責。在整整17年的時間裏,他孜孜不倦地終日伏案,進行著緊張地思索和運算,最終得出了著名的開普勒行星運行定律,成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
亞曆山大·杜馬說:“當我認識到自己是一個黑人的時候,我就下定決心要像白人一樣生活,並迫使那些人欣賞我的格調和內涵,而不是看重我的膚色。”
在世人眼裏,成功機會微乎其微的詹姆士·夏普勒斯最終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英國藝術家。他出生時家徒四壁,但貧苦並沒有把他嚇倒。他沒有錢買書,隻能在寂靜無人的淩晨三點鍾起來抄書。為了購買到便宜的藝術品,他常常不辭辛勞地徒步跋涉,到18英裏外的曼徹斯特去,經過一天的勞累後買到價值一先令的藝術品。為了獲得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知識,他還主動請求承擔鐵匠鋪裏最繁重的工作,因為在那裏工作時,生鐵需要在煉鐵爐裏多加熱一段時間,他把書靠在煙囪上,可以利用這點時間,邊工作邊學習。
在他看來,任何一點時間都珍貴無比,因為他知道光陰易逝,一去不複返,所以在時間方麵,他絕對是一個惜時如金的守財奴。他在寂寞中一個人苦鬥,他的那部著名的作品是他用所有的閑暇時光鍛造出來的。如今,在許多的家裏都能找到他那部著名的作品。
科學的道路從來都是荊棘遍布、怪石嶙峋,隻有那些不畏艱險、努力攀登的人,才有達到科學巔峰的可能。伽利略就是一個勇攀科學高峰的典型例子。出於對世俗的金錢地位的追求,他的父母從小就逼迫他上醫學院。因此,在世人眼中,這個熱愛自然科學的孩子想要在物理學或天文學方麵有所作為是十分困難的事。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為了觀察木星和金星的相位,有多少個月明星稀的夜晚,當整個威尼斯都在沉睡之中時,他仍然一個人佇立在聖馬克教堂的塔樓上通過自製的望遠鏡觀察。
經過努力探索,他終於有了偉大的發現,提出了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轉的理論。但是他的理論在當時被認為是異端邪說。因此70歲高齡、身體虛弱的的伽利略被迫彎曲雙膝在公眾麵前接受指責,然而宗教裁判所任何令人發指的折磨都無法使他低下高貴的頭顱。在他被投入監獄後,他那顆搏動的心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仍不改當初。利用單人牢房裏的一根麥杆,他證實了一根實心的棒子不如一根中空的管子更為堅固。他的一生從未放棄對科學的追求,即使是在晚年雙目失明之後也是如此。
天文學家赫歇耳出身貧寒,名不見經傳,也是一個沒有得到幸運之神垂青的人。為了維持朝不保夕的生活,他不得不到街頭演奏雙簧管,然而,同時代那些擁有最為精良設備的天文學家卻沒有發現他用自製的望遠鏡所發現的科學事實。當他把有關天王星運行軌道、運行速率以及土星的運行狀況的發現寫成報告,並遞交給英國皇家協會時,這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人在科學界引起了多麼大的震撼啊!據說,他最多一次竟然磨碎了200多塊鏡片,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得到一塊理想的反射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