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一種心靈之學

自在說

作者:韓少功

人與動物的差別,在於人是有文化和精神的。換句話說,人沒有特別的了不起,其嗅覺比不上狗,視覺比不上鳥,搏殺能力比不上虎豹,更要命的是人這種直立動物還最貪婪,買了一套房子還想三套,有了三雙鞋還想三十雙,發情率也遠超生殖的必需。想想看,這樣一種最無能又最貪婪的動物,如果失去了文明,失去了文明所承載的情與義,算不算十足的劣等物種?

人以情義為立身之本,使人類幾千年以來一直有文學的流淌。在沒有版稅、稿酬、獎金、電視采訪、委員頭銜乃至出版業的漫長歲月,不過是靠口耳相傳和手書傳抄,文學也一直生生不息蔚為大觀,向人們傳達著有關價值觀的經驗和想象,指示澄明的文明之道。這樣的文學不賺錢,起碼賺不出什麼李嘉誠和比爾·蓋茨,卻讓賺到錢或沒賺到錢的人都活得更有意義也更有意思,因此它不是一種謀生之術,而是一種心靈之學;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