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楊易還在在醫院幸福的,實踐著自己的理論知識,在努力的把它們和實際聯係在一起,還在想著怎樣驗證一下腦子裏的藥方是不是有效。
接下幾天,楊易一個一個的病房的串門,整個醫院楊易短短的一周時間都轉完了。不僅僅是努力的鞏固自己的記憶,而且還給病人以鼓勵,楊易的努力沒有白費,雖然在這幾天裏還是有一個腦瘤的重症患者,因為醫治無效而死亡。
那位大叔走的時候並沒有恐懼,而是含著笑容。病人的家屬臨走的時候還特意給楊易送了一束花,以謝謝楊易給病人的最後時光帶了的快樂。
經管隻是短短幾天的相處,但是給楊易帶來的觸動還是很大的。楊易再次感到了生命的脆弱,這次要是自己沒有醒來的話,那會是怎樣的一個結局。也許過幾年芊芊長大了,嫁人了,難道自己還有拖累陳嬸他們一輩子麼?
送走家屬以後楊易沒有去別的病房串門,而是來到院部後麵的院子裏,坐在長椅上獨自一人思考人生。想自己能做些什麼,能給這些剛認識的叔叔阿姨們帶來改變。要是自己是個醫生就好了。
“小家夥你在這裏啊”一個聲音打斷了楊易的沉思。
楊易抬頭看見那天見過那個,自已認為有腎結石的中年男子坐在了自己身邊。
“叔叔,你怎麼樣啊,這幾怎麼沒見你啊?”楊易有些好奇,這些天轉了這麼多的病房竟然沒見到這個醒來見到的第一個病人。
“叫我吳叔叔好了,我在後麵的特護病房,這幾天剛做了手術,今天還是我纏著護士,才讓我出來的,你當然見不到我了。”中年男子有些激動的說:“小兄弟謝謝你了,要是你不說我還不會知道我真的有些腎結石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啊?”
“真的麼?我還以為我的記憶有點偏差呢。”楊易聽見這個消息也很是驚訝。雖然這些天也摸了那麼多的脈,那都是和病曆上對照。中年男子還是楊易“確診的”第一例呢。
聽了中年男子的解釋楊易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原來這個叫吳建國的中年男子是院長的侄子,在省裏的衛生局的一個辦公室主任。因為愛好喝酒,所以久而久之胃就出問題了。本來不用來這裏看病的,但是想自己的叔叔的醫院,醫生要 比省城的藥負責吧。在加上好久沒回來了,正好能乘著養病的機會,回家來看看。
那天聽楊易說自己可能有腎結石,在加上吳建國覺得自己的腰疼,可能真的是腎結石,所以回去就去拍片兒了。但是 主治醫生看了片說沒事,抱著多心無措的原則,吳建國找到自己的叔叔,也就是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院長。也是憑借 中醫起家的吳敬業,吳敬業看了好大一會,再結合拍的片。終於確診吳建國真的是得了腎結石。
這也讓吳敬業對楊易充滿好奇,吳敬業是憑借自己的多年經驗和先進的儀器才能確診,不知道楊易怎麼會這憑借摸脈就能查出來。而且還是早期,隻要吃點藥,以後飲食注意點就能治愈。
吳敬業也是中醫更能明白其中的難度,所以正在研究楊易的病曆,當然這些楊易並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