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企業中,我對海爾情有獨鍾,心儀已久,這種美好的感覺在新千年愈發強烈,而到了新世紀就似乎已心有千千結了。很早就想寫一點關於海爾的文字,或許是仰慕已久的緣故,但卻遲遲未敢動筆。正由於海爾在我的心中近乎完美,若因自己的才疏學淺,未能挖掘出海爾內在的美,這種結果是我不願意看到的。六年的企業生涯和七年多海爾用戶的經曆,使我終於堅定了為海爾寫一本書的信心。

1994年7月,我從北大法律係畢業,獲得了碩士學位。法律在當時是熱門專業(至今仍“高燒不退”),就業的機會很多。有五條道路可供選擇:一是進行政機關,步入仕途;二是進司法部門,做法官或檢察官;三是進律師事務所,做一名律師;四是進大學,做一名教師;五是進企業,做一名法律顧問。經過再三權衡,最後我選擇了北大的校辦企業——方正集團。當時,我認為,要想深入了解中國社會,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是一個很好的窗口,而方正正在招聘法律顧問。1994年,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方興未艾,而方正又如日中天,被譽為中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典範。盡管我現在已經離開了北大方正,但我對當初的選擇依然無怨無悔。六年的企業生涯使我對中國的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校辦企業有了更多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毛主席曾經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嚐一嚐。在方正,我除了做法律顧問外,還從事文秘工作、政府公關工作、接待工作,業務的“多元化”,使我對公司從技術開發到產品銷售到經營管理等諸多方麵有了了解。由於經常代表公司外出開會,使我有機會接觸了國內外許多大企業,其中也包括海爾集團,由於工作關係,我悉心收集了國內外許多企業(以國內家電產業為主,因為國內家電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已構成了一個明星團隊)的媒體報道材料,收集材料的過程就是學習和借鑒的過程,因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始終認為,一個不善於向他人學習的企業,是不可能取得長足進步的。

自1995年春天至今,隨著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我們家先後購置了許多家電,其中絕大多數家電都是海爾牌的。到今天為止,僅海爾家電,我們就有金元師櫃式空調、小狀元分體式空調、雲夢冰箱、小小神童洗衣機、大海象電熱水器及海爾超人電腦。此外,還有海爾整體廚房、海爾燃氣灶和海爾一拖二分體式空調。因為我們購買彩電和微波爐的時候,海爾彩電和微波爐還沒有上市,否則我們家就成了海爾家電王國。為什麼購買家電偏偏選擇海爾的?這主要是緣於我對海爾的認識和對張瑞敏的佩服。在我收集的企業材料中,海爾的資料最多,這為我今天寫書提供了便利。我曾在許多國家級企業會議上多次見到海爾人,海爾人的發言水平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過與海爾人的接觸,使我更加相信了“強將手下無弱兵”這個道理。當我得知海爾早在1992年初就成立了知識產權辦時,不禁讓我對海爾肅然起敬。隨著了解的逐漸深入,我知道,海爾是我國首批十大馳名商標之一,首批五十七家國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之一,首批六家國家級技術創新試點企業之一,等等。當海爾“激活休克魚”經驗寫入哈佛教案時,當海爾SST“市場鏈”經驗編進洛桑教案時,當張瑞敏躋身“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業家”行列時,我和全體海爾人一樣激動,因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海爾獲得的世界級榮譽,不僅屬於三萬海爾人,更屬於十三億中國人。

我認為,在目前中國的企業中,海爾最具代表性;在目前中國的企業家中,張瑞敏最具典型性。海爾在多元化經營、國際化運作、企業文化、現代化管理、技術創新等諸多方麵都取得了令國內外同行歎服的成就。張瑞敏作為海爾的“最高統帥”,在德、才、學、識各個方麵都令國內外同行肅然起敬。海爾不愧為是中國民族工業的一麵旗幟。是為序。

作者

200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