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交往中提升自己未來的籌碼2(3 / 3)

(3)注重施予。得到友誼的最佳方法必須是注重施予,而不是獲得。靠一時的吸引或哄騙是不能獲得真正的友誼和受到大家的歡迎的。所謂贏取友誼的能力,並不是指勾肩搭背、與人攀談、動作滑稽或講些逗趣的笑話等。而應該指的是一種心境、一種處世的態度或是一種願意把自己的愛、興趣、注意力及服務精神獻給他人的願望。

(4)懂得回報。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的人才是高尚的,才能贏得人們的尊敬。青少年要懷有一種感恩的心態生活,學會及時表達自己心中對他人的感激之情,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而悶在心裏。與他人為幫助自己而付出的代價相比來說,一句感謝的話實在是算不了什麼,但是卻能真正贏得朋友的心。

(5)成為一個樂觀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受大家歡迎的人一般都是樂觀、充滿活力的。他們出現的地方總能給別人帶來歡聲笑語,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喜歡。

低調做人,智者的哲學

向上級謙恭,是本份;向平輩謙虛,是和善;向下級謙遜,是高貴;向所有的人謙恭是安全。——摩爾

想擁有一個好人脈,青少年朋友應學會低調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學會一視同仁,不要厚此薄彼,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用勢利眼看人和社會,也不能因外界或個人情緒的影響,對人對事表現得時冷時熱。在實際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願意接觸與自己愛好相似、脾氣相投的人,這在無形中也就可能冷落了其他一些人。

因此,要想低調做人,就要適當地調整情緒,增加與自己性格愛好不同的人的交往,尤其對那些曾反對過自己的人,更需要經常與他們交流感情,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與隔閡。

在低調做人方麵,有些偉人堪稱我們的楷模。

由於工作關係,周恩來生前到北京飯店的次數特別多。每次去,他總喜歡在飯店內走動,同店裏的領導、服務人員見見麵打打招呼,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飯店裏所有的員工都對周恩來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和周恩來共事的人,除了把他看成領袖,還會從內心把他當成良師益友。中南海攝影師徐肖冰說:周恩來與人交往時,並不是把自己當做官,恩賜地去“近人”,他是發自內心地把自己看做普通人中間的一員。和周恩來談話,無需“仰著臉”,他不是高高在上,他就在你我中間。

正因為這樣,周恩來贏得了所有下屬和人民的心。下級人員把他當做自己的親人,不僅同他談話,渴望聽到他的聲音,並喜歡把自己的願望和要求告訴他,把心掏給他。所以,周恩來能夠從下級及人民群眾那裏聽到最真切的話語,獲得最多的情感支持。

瑪格麗特?杜魯門在寫她父親杜魯門總統的傳記時也曾多次提到她的父親低調做人的感人故事:

“父親不願意用他辦公桌上的鈴聲下命令,來傳喚人,十次有九次都是他親自到助手的辦公室去,在偶爾傳喚別人的時候,他都會到他的橡樹廳門口去接……

“父親在處理白宮日常事務時,總是這樣體貼別人,一點也不以尊者自居。他之所以能夠使周圍的人對他忠心耿耿,其真正的原因即在於此。”

你若想過上快樂的生活,擁有成功的人生,就必須低調做人。即使你春風得意,也需要收起那張高傲的麵孔,翹起嘴角,放鬆眉頭,用你可愛的笑臉去麵對世上所有的人。

成長導航

低調做人是一種境界,一種風度,一種修養。甘於低調做人者,總能以平常心麵對喧囂的世界,紛擾的人群,在為人處世上從不表現出驕慢、賣弄和過分張揚的姿態來,而是把自己的舉止言行融於常人當中,並始終把自己看作是社會上普普通通、實實在在的一員,這不僅是一種做人的標準,也更是一門做人的藝術。

善借東風,方能開啟大船

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紅樓夢》

俗話說:孤掌難鳴,獨木不成橋。一個人,無論在工作、事業、愛情哪方麵,都離不開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利用。朋友就是如此。因為各人的能力和局限,以及人際關係所

不同,而必須相互利用。借朋友之力,正是一個人高明的地方。在自然界,也是這樣,動物 們相互利用,以有利於捕獵、取暖和生殖。獸王更是利用了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在這

種關係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秩序和習慣,以享受最大的優越:可以吃得最多最好,可以占有最 美的雌性和最年輕的雌性,等等。而耍單的動物,被淘汰者居多,無論其多麼凶猛強悍。群

居動物(相互利用了對方的長處和力量,哪怕是極微弱的力量)則容易繁衍和生存,如螞蟻、 蜜蜂、家雞等。

借朋友之力,讓他人為自己服務,能夠高居人上。尤其對自己所欠缺的東西,更要多方巧借 。黃巾亂世之中,劉關張邂逅相逢,桃園結義,成就了千古美名,也奠定了西蜀王朝的根基。以後三分天下,西蜀稱帝。劉備始為皇帝,關 張也成開國元勳,西蜀重臣。回頭看看,劉關張結義之時,三人均是下層草民。劉備雖是漢 室皇親,卻落得流浪街市,販席為生。張飛隻是一個屠夫,粗人。關羽殺人在逃,無處立身 。三人結義後,彼此借重,相得益彰。董卓之亂時,呂布稱梟雄。劉關張大戰呂布,卻隻打 成平手,可見呂布何等英雄。但呂布匹夫無助,枉自豪勇,最終被曹操所殺。而劉關張卻彼 此相仗,日益得勢,最終立國樹勳。這是借朋友之力的一個典型例子。

交際範圍愈廣,結識貴人的機會就越多。

所有能讓你命運順暢的人,都是你的貴人。你不僅需要“很貴”的貴人,也需要“平價的”貴人,當然最好是處處有貴人相助。但是,人們往往又不知道什麼時候需要那些貴人的相助,因此最好的策略就是心存厚道,尊重且善待所有人。

統一集團的總裁高清願在企業界成就非凡,或許你會以為他是繼承了一份前輩的產業,其實 不然。他小時生活非常清苦,小學畢業後就追隨關修齊,在他的新和興布行當學徒。因為忠厚待人,各方麵的能力都比較強,關先生認為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大力提拔,高 清願才成就了不起的事業。

隻要你具備人才的特質,貴人自然會紛至遝來,古有諸葛亮之才使劉備“三顧茅廬”,今有諸多獵頭公司為大公司挖人才。所以,如果你要尋求別人的幫助,假借他人的力量,首先要

練好內功。

成長導航

在觀念上明確借力的必要和借力的重要。我們常常習慣單打獨鬥,一個人將所有的事情做完,很少會主動想如何用好他人的作用,結果自己累得要死,還“感動不了”他人,效果自然不明顯。隨時隨地都想著如何借力,你就會從不會借力到熟練地“借好”力。

在心想的階段就要開始借力。不在做規劃的階段借力,是我們容易走進的誤區。

學會巧妙借力,借好力、借到力、借足力。借力的本質就是將他人所有資源的使用權借過來,為我所用。如果,你能夠將“我用”轉化為“我們用”,上述問題就迎刃而解。怎麼做到為“我們用”?運用“共同目標”,想想這件事情做好了會給對方帶來什麼好處,強調它,然後讓對方參與、共識,最後一起行動,一起分享成果,你就能做到“借力”。

合作是你成功的起點

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孫權?

能不能與周圍的人愉快合作是當今青少年一項重要的素質。隻有善於合作才能更快地達到我們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目的。

自然界中,在野火燒起時,為了逃生,眾多螞蟻會迅速聚攏,抱成一團,然後像滾雪球一樣飛速滾動,逃離火海。那劈裏啪啦的燒焦聲,是最外層的螞蟻用自己的軀體開拓求生之路時的呐喊。

麵對困難,麵對災難,唯有團結合作,眾誌成城,才能衝出一條活路。

大雁南飛時是成群結隊以“人”或“一”字形飛行,而且領頭的大雁累了會不斷地更換。因為為首的雁在前頭開路,能幫助其左右的雁群造成局部的真空。科學家曾在風洞實驗中發現,成群的雁以“人”或“一”字形飛行時,比一隻雁單獨飛行能多飛12%的距離。

人類亦如此,隻要懂得合作,就會“飛”得更高,更快,更遠。

缺少了合作,同樣的情況下,人們隻能身處困境而無法擺脫;有了合作之後,原本的困境就不再是問題,原本的困難都將得到解決。合作之所以有如此爍爍鋒芒,就在於它能優勢互補,凝成合力,發揮了1+1>2的績效。

據統計:在諾貝爾獎設立的第一個25年中,合作研究獲獎的人數僅占41%,第二個25年裏占65%,第三個25年裏占79%。而時至今日,已極少有人孤軍奮戰,獨享其譽了。

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耗資250億美元,直接參與的科學家及工作人員達42萬人之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把“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求知”作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青少年要想在未來的社會裏贏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從今天開始學會與他人合作,而不是“獨行俠”樣的做“孤獨求敗”。

成長導航

那麼該怎樣培養自己的合作能力呢?

你要明白你的能力有限,你需要幫助。你不是生活在真

空中,你不能在與世隔絕、孤立無援中完成自我實現。把健康的競爭和合作緊密結合起來,將有助你實現理想的平衡。

要學會欣賞別人,愉快地接納別人。一方麵,合作的目的就是揚長避短,學會欣賞別人,才會發現別人的長處,找到合作的夥伴;另一方麵,人都是喜歡被讚揚、被欣賞的,你會欣賞別人,別人才會對稱有好感,才會互相接納,與你合作。

要學會理解和諒解別人。合作過程中難免發生分歧或誤會,很多合作者中途分道揚鑣,幾乎皆源於此。所以,當與別人發生矛盾、意見有了分歧時,一方麵要學會站到對方的位置上想想,另一方麵,要從各個方麵權衡利弊,縮小分歧,消除誤會,在求同存異中繼續密切合作。

要學會與人分享。俗話說“掙錢容易分錢難”。一個人要想最終獲得成功,還必須學會與人分享你的成功,否則,你將會眾叛親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