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交往中提升自己未來的籌碼2(1 / 3)

第九章 在交往中提升自己未來的籌碼2

學會換位思考,才能觸及他人的內心

穿上別人的鞋子,才知道痛在哪裏。——佚名

一頭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農民關在同一個畜欄裏。一天,農民將豬從畜欄裏捉了出去,隻聽豬大聲號叫,強烈地反抗。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號叫,於是抱怨道:“我們經常被牧人捉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豬聽了回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隻是分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分我的命啊!”

立場不同,所年環境不同的人,是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的。因此,對他人的失意、挫折和傷痛,我們應進行換位思考,以一顆寬容的心去了解,關心他人。

你可能認為,你的老師雖然學識淵博,但他的口才實在不敢恭維,他就是那種大壺裏煮餃子/肚子裏有但倒不出來的那種人。所以你便看不起他,疏遠他,導致師生關係惡劣;你的同學素質不一,他們有的看不上你,而你同樣對他們不屑一顧;還有你的父母,他們文化低、地位低,也會讓你在他人麵前大失顏麵,你也就很難與父母交流。

你的交際範圍很廣,可是能讓你傾訴的對象很少;你的朋友很多,卻沒有幾個知己,所以你的人際交往很不成功。你的不成功在於你對交往對象的不了解。

阿靜從5米高的“空中斷橋”上走下來後對朋友說:“在地上時,看見別的同事站在空中的橋上半天不敢跨過去,心裏很不以為然。不就是1.3米的跨度嗎?竟然還需要下麵的人不斷喊口號、不斷給他掌聲鼓勵才能跳過去。但當自己親身走過之後才知道,在空中的感覺和在地麵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地麵的人很難理解在空中跨出那1.3米要戰勝多少困難。”

與人相處也是這樣。我們都很善於對別人品頭論足;對他人的成績不以為然,而對其過錯卻非常苛求。

對此,阿靜體會殊深。她曾因同事和上級讓她感到委屈而離開,她曾服務的這家企業的業績也一直在下滑。“這件事使我對同事多了戒備心理,也對別人更挑剔。走過‘空中斷橋’後,我就想,如果當時我們同事間、老板與員工間都懂得站在對方的位置去判斷是非,都懂得互相體諒、寬容,那麼,結果可能就不是這樣。”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即使你的交際狀況糟糕透頂也切忌怨天尤人,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沒有很好地做到換位思考。

請記住,當你交際受阻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的思維方式轉變一下:有很多矛盾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你我生在世上不是為了爭鬥而來的。既然我們不能改變對方,那麼我們就先改變自己,讓我們洞悉別人,醒悟自己!

成長導航

所謂換位思考,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從對方的切身利益、切身感受出發來考慮問題。比如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他的需求是什麼?他比較喜歡什麼?他厭惡什麼?他希望你為他做什麼?他的真實意圖到底是什麼?

多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你將獲益匪淺。

主動化解矛盾才是真風度

友誼總需要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馬克思

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朋友的人際交往範圍逐步擴大。人際關係中的矛盾,會使他們產生“困惑”、“曲解”或“冷漠”等消極心理,並導致他們產生認識偏差,情緒偏差,進而會做出不適應、不理智,甚至極端行為反應。

那麼,遇到矛盾該怎麼辦?明智的選擇是,采取積極的態度,主動化解矛盾。

1863年1月7日,恩格斯的妻子去世了。傷心的恩格斯將這件事寫信告訴了馬克思。第二天,馬克思從倫敦給曼徹斯特的恩格斯寫回信。信中隻說了一句平淡的慰問的話,卻訴說了一大堆自己的困境恩格斯收到這封信,不禁生氣了。一直隔了5天,恩格斯才給馬克思複信:“我的一切朋友,包括相識的庸人在內,在這種使我------ 極其悲痛的時刻對我表示的同情和友誼,都超出了我的預料。而你卻認為這個時刻正是表現 你那冷靜的思維方式的卓越性的時機。那就聽便吧!”

友誼出現了裂痕。此刻,馬克思作了認真的自我批評。10天後,馬克思寫信給恩格斯說:“信一發出我就後悔了。然而這決不是出於冷酷無情。我的妻子和孩子們都可以作證:我收到你的那封信時極其震驚,就像我最親近的一個人去世一樣……”

於是,恩格斯諒解了馬克思,並寄去一張100英磅的期票,以幫助馬克思度過困境。

與人之間偶爾出現一點小“摩擦”是很正常的,但重要的是不要讓小摩擦演變成大矛盾。

希望每個青少年都學會正確處理與他人的矛盾,不要在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糾紛上浪費時間,而要把精力放在實現自己的目標上。

成長導航

出現矛盾怎麼辦?

寬 容

出現矛盾的雙方,雖然都有責任,但我們要能理解、容忍對方的一時之舉。麵對矛盾需要一種高姿態,以顯示自己的風度。

平 衡

如果與人鬧僵了,不要總是試圖讓兩人的關係恢複如初,因為這時雙方的心理都處於一種適應階段,適當的疏淡是與此時的關係程度相適應的。

淡 化

在和人鬧僵後,不要耿耿於懷,喋喋不休;也不要總是重提舊事,希望求得相互諒解,因為這容易把剛剛長好的傷口重新揭開。這時,如果能淡化以前的不愉快,藝術地找一些共同話題,時間一長,雙方關係的重建也就水到渠成了。

主 動

有些青少年在發生矛盾之後,往往因負氣不願主動與對方交往,一是顧及自己的麵子,二是擔心對方不接受反而尷尬。其實,隻要機遇把握得好,雙方的不愉快很容易化解。

如果通過反省,意識到矛盾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引起的,就應該積極地彌補。這時最需要把握一個“度”的問題。隻指責對方的不足是不正確的,但過分地表示歉意,卻可能會強化對方的錯覺,反而不能諒解你的苦心。

懂得傾聽是受人青睞的秘訣

我們兩隻耳朵,但隻有一張嘴,所以應該多聽少說。——芝諾

青少年要想受人歡迎,就要先了解對方的問題和願望,而要真正了解對方的問題和願望,你依靠的不是說,而是聽。傾聽還可以讓別人感受到被尊重,被欣賞,讓別人更喜歡你,把你當成知心朋友。

傑克是最受歡迎的人之一。他總能受到邀請。經常有人請他參加聚會、共進午餐、打高爾夫球或網球。

一天晚上,在一次小型社交活動上,朋友發現傑克和一個漂亮女孩坐在一個角落裏。出於好奇,這位朋友遠遠地注意了一段時間。他發現那位年輕女士一直在說,而傑克好像一句話也沒說。他隻是有時笑一笑,點一點頭,僅此而已。幾小時後,他們起身,謝過男女主人,走了。

第二天,朋友見到傑克時禁不住問道:

“昨天晚上我看見你和最迷人的女孩在一起。她好像完全被你吸引住了。你怎麼抓住她的注意力的?”

“很簡單。”傑克說,“我隻對她說:‘你的皮膚曬得真漂亮,在冬季也這麼漂亮,是怎麼做的?你去哪呢?’

“‘夏威夷。’她說,‘夏威夷永遠都風景如畫。’

“‘你能把一切都告訴我嗎?’我說。

“‘當然。’她回答。我們就找了個安靜的角落,接下去的兩個小時她一直在談夏威夷。

“今天早晨她打電話給我,說她很喜歡我陪她。她說很想再見到我,因為我是最有意思的談伴。但說實話,我整個晚上沒說幾句話。”

這就是傾聽的魅力。人們喜歡傑克就因為他注意他們。

一個總喜歡自己滔滔不絕說話的人,通常不容易聽到其他人的心聲;而一個善於聽、善於鼓勵別人說話的人,就非常容易知道對方心裏到底在想什麼,究竟有什麼困難,究竟需要什麼幫助,父母為什麼不答應你的要求,然後,你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你的解決方案或方法。

成長導航

正確有效的傾聽模式是:

①全神貫注地聽對方說話;

②不打斷對

方的話;

③不要在腦子裏想怎麼回答對方的話;

④記錄對方說話的要點;

⑤重新

確認對方說話的要點;

⑥問對方問題。

當你願意滿足別人說話的需要時,別人就願意

滿足你的需要;當你願意傾聽他人的心聲時,他人也願意傾聽你的意見。

幽默,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一個成功的人是以幽默感對付挫折的。——詹姆斯·潘

在現代人際交往中,幽默感越來越重要,甚至被譽為沒有國籍的親善大使。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幽默都能使你順利地渡過困難,在社交場合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讓你成為一個能克服困難的、樂觀的、能得到別人喜歡和信任的、在交際場中遊刃有餘的人。世界聞名的幽默大師林語堂曾說:“達觀的人生觀,率直無偽的態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鬆愉快的方式表達出你的意見,這便是幽默。”

所以,幽默不是可愛,也不是尖酸刻薄,它應該包含了智慧、親切、真誠,並帶著豐富的人情味。

幽默的力量體現在它可以潤滑人際關係,消除鬱悶,解除人生壓力,提高生活的格調。它可以把我們從各人的體殼中拉出來,使我們和他人相處時不至於壓抑;它可以化解冰霜,使我們獲得益友;它還可以使我們精神振奮,信心陡增,使我們脫離許多不愉快的境界。

人際交往中,磕磕碰碰總是經常的事,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或尷尬的局麵,恰當地運用幽默,能產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 有一位大法官,他寓所隔壁有個音樂迷,常常把電唱機的音量放大到使人難以忍受的程度。這位法官無法休息,便拿著一把斧子,來到鄰居門口。他說:“我來修修你的電唱機。”音樂迷嚇了一跳,急忙表示抱歉。法官說:“該抱歉的是我,你可別到法庭去告我,瞧我把凶器都帶來了。”說完兩人像朋友一樣笑開了。 

有一位年輕人剛剛當上了董事長。上任第一天,他召集公司職員開會。他自我介紹說:“我是楊皓,是你們的董事長。”然後打趣道:“我生來就是個領導人物,因為我是公司前董事長的兒子。”參加會議的人都笑了,他自己也笑了起來。他以幽默來證明他能以平等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地位,並對之具有充滿人情味的理解。實際上他委婉地表示了:正因為如此,我更要跟你們一起同甘共苦,讓你們改變對我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