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養生勝於治病1

很多人以為養生是老年人的事情,但無數例子告訴我們,對生命的漠視比疾病本身更容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禍患。年輕時沒有時間養生,以後就要花更多時間去養病。中國自古便崇尚“學會養生,百病不擾”的觀念。《黃帝內經》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這說明高明的醫生注重的是疾病的預防,治療是次要的,而預防的方法就是養生!

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

隻有身體好才能學習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發展。

——周恩來

我們的身體是個小“宇宙”,是一個極其複雜但有機組合的統一體,當它不舒服的時候,它會很含蓄地告訴我們它的感受,期待我們的嗬護。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因忙於事業而忽視了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從而患上各種疾病,導致生活、事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想要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擁有強健的身體作後盾,就一定要學會發現身體發出的報警信號,根據情況及時就醫。

冒痘痘的位置與健康信息

額頭——代表心火旺、血液循環有問題。所以應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保持充足睡眠,還要多喝水。

鼻子——如果長在鼻梁,代表脊椎骨可能出現問題了;如果是長在鼻頭處,可能是胃火大,消化係統異常;若在鼻頭兩側,則可能跟卵巢機能或生殖係統有關。

下巴——表示腎功能受損或內分泌係統失調。

左邊臉頰——可能是肝功能不順暢,如肝髒的分泌、解毒或造血等功能出了狀況。

右邊臉頰——可能是肺部功能失常。

指甲的病征

指甲過白——慢性貧血或肝、腎有問題。

白斑——缺乏鋅,可從海產類、菠菜、菇類、五穀類、葵花子等食物中攝取補充。

容易破裂——缺乏鐵質,可從深綠色葉菜類、魚類、豆類、五穀類等食物中補充。

指甲過黃——缺乏維生素E,也可能是淋巴係統、呼吸係統有問題。維生素E可從深綠色蔬菜、水果中攝取。

凹凸不平——若出現一條條的紋,可能是肝不好。

從唇色觀察健康狀況

唇色蒼白——若同時伴有指甲、眼瞼的蒼白,可能是貧血。

唇色青紫——如果不是因為過於寒冷,有可能是有貧血、心髒方麵的問題。

唇色淡黃——若同時臉色、眼白也呈黃色,可能是肝功能不好。

唇色紅紫——如果不是發燒或一氧化碳中毒,就可能有心髒病、肺病、心髒衰弱等問題。

生理時鍾表

身體都有生理時鍾,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工作,應該配合生理時鍾,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1.午夜12∶00~1∶00——淺眠期,多夢而敏感,身體不適者易在此時痛醒。

2.淩晨1∶00~2∶00——排毒期,此時肝髒正處於排除毒素時期,應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態,讓肝髒得以完成代謝廢物的過程。

3.淩晨3∶00~4∶00——休眠期,此時是重症病人最易發病的時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時死亡,熬夜最好不要超過這個時間。

4.早晨5∶00~7∶00——大腸排毒時間,可以喝兩杯滴了檸檬汁的溫水,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

5.上午8∶00~11∶00——精華期,此時注意力及記憶力最好,是工作與學習的最佳時段。

6.中午12∶00~1∶00——午休期,最好靜坐或閉目休息一下再進餐,正午不可飲酒,易醉又傷肝。

7.下午2∶00~3∶00——高峰期,是分析力和創造力得以充分發揮的最佳時段。

8.下午4∶00~5∶00——低潮期,是體力削弱的階段,最好補充水果來解饞,避免因饑餓而貪食致肥胖。

9.下午5∶00~6∶00——鬆散期,此時血糖略升高,嗅覺與味覺最敏感,不妨準備晚膳來提提精神。

10.晚上7∶00~8∶00——暫憩期,最好能在飯後30分鍾去散個步或沐浴,放鬆一下,緩解一日的疲倦困頓。

11.晚上8∶00~10∶00——夜修期,此為晚上活動的巔峰時段,建議善用此時進行商議、進修等需要周密思維的活動。

12.晚上11∶00~12∶00——夜眠期,經過整日忙碌,此時應該放鬆心情進入夢鄉,千萬別讓身體負荷過重,否則將得不償失。

健康情報站

五髒健康,容顏才美

《黃帝內經》中記載:“五髒健康,容顏才美。”它的意思就是說,美麗是可以吃出來的。

青色應肝,酸味入肝,所以麵色發青的人,不宜多服青色及味酸的食物。

赤色應心,苦味入心,所以要想麵色紅潤,可補以紅色、味苦的食物,如西紅柿、橘子、紅蘋果。

黃色應脾,甘味入脾,所以容顏缺少明黃色的,可輔以黃色、味甘的食物,如胡蘿卜、蛋黃一類。

白色應肺,辛味入肺,故想肌膚美白,可常食白色、辛味的食物,如牛奶、豆漿一類。

黑色應腎,鹹味入腎,所以麵黑者應少吃黑色及鹹味食物。

學會“藥王”獨門養生法,助你活過九十九

飲食過多則聚積,渴飲過多則成痰。

——孫思邈

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孫天醫,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也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他總結出的“養生十三法”簡單、易學,很適合忙碌的現代人在閑暇時進行養生保健。

1.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做10次,可以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2.目常運

先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重複3次,可以糾近視等眼疾。

3.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須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慢慢做36下,可以防止蛀牙和牙齒退化。

4.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麵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麵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口微微合上,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經常做這套動作,可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5.耳常鼓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然後放手,應該有“噗”一聲。重複做10下。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壓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噗噗有聲。這套動作每天臨睡前做,可增強記憶力和提高聽力。

6.麵常擦

搓手36下,暖手後上下掃麵,然後雙手左右掃麵。這套動作可令臉色紅潤有光澤。

7.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恢複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複。這動作可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骨質增生。

8.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複。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這套動作可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