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生健康漂亮寶寶分娩決定法2(1 / 3)

第十一章 生健康漂亮寶寶分娩決定法2

二、異常生產的情況與處理

注意避免早產

早產分娩的胎兒稱之為早產兒。早產兒個子小,體重輕,體重小於2500克,身長小於45厘米,發育不成熟。

近年來,雖有一些胎齡不滿28周,體重低於1000克的胎兒娩出後經精心喂養有存活者,但早產兒的死亡率仍較高,占新生兒死亡率的75%,且多發生諸如肺透明膜病、顱內出血、低血糖、硬腫症、敗血症等,即使生存,也常有智力低下,視力、聽力障礙等後遺症。

避免早產是降低圍生兒死亡率、殘疾兒發生率的關鍵一步。

注意過期產的預防與處理

孕前月經周期正常的孕婦,超過預產期兩周以上尚未分娩即為過期妊娠。此時倘若胎盤功能是正常的,則可產出巨大胎兒。但由於胎兒在子宮內發育過熟,對缺氧的耐受性差,臨產後子宮收縮,胎兒就有在宮內發生窒息的危險。此外,胎兒過熟還可造成顱骨過硬、囟門小、顱縫窄,在分娩過程中胎頭不易變形,以致不能很好地通過產道,造成產程延長及難產。如果妊娠過期,胎盤衰老,功能減退,血流量減少,母體輸送給胎兒的營養和氧氣減少,使胎兒處於饑餓、營養不良和慢性缺氧狀態,可使胎兒生長發育受阻,出現體重減輕,皮下脂肪減少,皮膚有皺褶,形態酷似“小老頭”等情況,這樣的嬰兒機體抵抗力低,且死亡率比足月兒高出7倍以上。因此,孕婦必須定期做好產前檢查,超過預產期應及早住院,必要時進行引產術。

正常情況下妊娠期為40周280天,如妊娠達到42周的則屬於過期產,如胎兒在這42周發育正常,發娩時往往會胎兒過大而發生難產。

如能順利娩出,一般沒什麼影響。若胎盤功能減退,則常有衰老現象,過期越長,衰老就愈劇烈,使得營養物質和氧氣通過受限,影響胎兒腦組織的發育,以及心、肝的發育。

患兒娩出以後,體重明顯輕,營養不足。過期時間愈長,患兒預後愈差,有的遺留神經係統損害。大多數過期產兒,出生初期雖然顯著營養不良,如果神經係統無損害,生後喂養得好,症狀可能很快改善,因此,預防就顯得特別重要。

注意急產的一般情況與預防

從規律性宮縮開始到分娩結束,總產程初產婦不超過3小時,經產婦不超過兩小時,稱之為急產。多數急產發生在經產婦,少數為初產婦。急產的發生,給母嬰都會帶來不良影響,因此應謹慎處理急產。

對母體的影響

由於子宮收縮過強過頻,軟產道不能充分擴張,所以容易發生會陰、陰道及宮頸的裂傷,而導致嚴重的產後出血。由於宮縮過強,而容易導致胎盤剝離不全,或子宮的縮複力差而造成產後出血。由於消毒不及時發生產褥感染,由於發生急產時,體位的不妥,而引起臍帶脫垂、斷裂或子宮的翻出等。

對胎兒的影響

由於宮縮過強、過頻,胎盤的血循環受阻,供血不足,而發生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過強的宮縮,使胎頭未能適應產道而變形,過快的娩出而致顱內出血,如新生兒落地則易發外傷,更易感染破傷風等。

注意滯產的一般情況與預防

總產程超過24小時者叫滯產。其發生的原因有:

產婦對分娩過程缺乏了解,恐懼,精神緊張,大腦皮質過度疲勞,而影響正常宮縮。

頭盆不稱,胎位異常,盆腔腫瘤阻塞等。

雙胎、羊水過多、巨大胎兒等使子宮肌壁過度伸展。經產婦子宮肌纖維變性、子宮肌瘤、子宮肌纖維發育不良或子宮畸形等,影響子宮的正常收縮。

產程中應用大劑量的鎮靜劑,抑製了正常的子宮收縮。

孕晚期保胎,應用過多的孕激素,產時易宮縮乏力。

長期慢性疾病,體質虛弱,營養不良,影響了正常宮縮。

產時膀胱過度膨脹,可反射性抑製宮縮。

初產婦分娩的時間超過24小時,經產婦分娩的時間超過16小時都稱之為滯產。造成滯產的直接原因是子宮收縮乏力,但造成子宮收縮乏力的原因有胎頭與骨盆不相稱、胎位異常、子宮發育畸形(雙角子宮)、子宮肌瘤、精神緊張、疲勞、進食不足、用藥不當等。

由於臨產時間過長,子宮收縮乏力,產婦疲勞,體力消耗,以致腸脹氣、排尿困難、脫水,甚至酸中毒,容易造成產後出血及感染。胎兒長時間承受子宮收縮的壓力,可造成胎兒缺氧、新生兒窒息,由此增加了手術分娩機會(剖宮產、產鉗、胎頭吸引術),這樣加大了胎兒產傷、宮內感染的幾率,使新生兒容易發生並發症。

預防滯產首要的是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使孕產婦了解懷孕、生孩子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了解產程的實際過程及自我感覺,以及如何對待的具體措施,從而使孕產婦對分娩有信心,打消顧慮,主動參與分娩。

臨產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嚴密觀察產程,關心產婦的情緒及吃、喝、拉、撒、睡等。產程中注意宮縮、胎位與骨盆關係的動態變化,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並加以處理,如確有必要也可以轉換分娩方式,要相信滯產是可以避免的。

注意難產的一般情況與預防

分娩的順利與否主要由產力、產道及胎兒三方麵綜合決定,其中後二者較固定,隻有產力在臨產時才開始。產力的主要動力是子宮收縮,其次是腹肌和骨盆底的肌肉收縮有效的子宮收縮,必須是有極性、對稱性和節律性的,有收縮期和間歇期。收縮期隨產程的進展而延長,波動在30~60秒之間,間歇期在1~2分鍾之間。子宮收縮除由子宮肌肉本身的主動活動外,還受大腦皮質的支配,而中樞係統又受喜、怒、哀、樂、驚、恐、悲等情緒變化的影響。

如果產婦對分娩抱有驚恐的情緒,就可能刺激中樞神經失去正常的控製,使子宮失去正常有效的強有力的收縮和縮複,從而產生子宮收縮乏力或不協調、強直的收縮,使子宮頸口不能順利地開大、開全,致使產程延長,造成滯產、手術產、產道撕裂、產後出血、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及產傷、顱內出血、腦癱等一係列的並發症,這些都屬於難產的一種。

孕婦隻要定期進行產前檢查,與醫生密切配合,參加孕婦學校和孕期宣教門診、鑒定門診,充分了解分娩的生理過程,做好對各種可能突發事情的心理準備,保持心態平和避免精神緊張,就一定能順利安全度過分娩期。

分娩主要受產力、產道及胎兒三方麵所限,這三方麵不論哪一方麵出了問題,都易導致難產的發生。產道是固定的先天因素,其他兩個因素都是可變的、可控製的,也是相對的。如骨盆不夠寬大的孕婦,孕期不要過食甜食等,以免胎兒過大造成分娩困難;妊娠中晚期發現胎位異常者,應及時堅持胸膝臥位等措施,使胎位轉至正常,以避免剖宮術分娩;骨盆入口稍小,而中骨盆和出口尚正常者,於臨產後可試產,一旦胎兒頭通過人口,其自然分娩問題不大,如若出現異常,需及時糾正分娩方式或采取其他措施處理。

產力是這三方麵中最複雜的一個產力,又受產婦的情緒、食量及體力等多種因素影響。對孕婦進行無痛分娩的宣教,讓她們掌握有關知識,從而能在宮縮痛時鎮定自若,不無端消耗體力,並及時補充能量,便能達到順產目的,由此可見,難產是可以預防並避免的。

手術助產的情況與措施

手術助產就是在第二產程宮口開全後,對不能自然從陰道分娩,或有妊娠合並症需要縮短第二產程者,運用產科器械協助產婦把胎兒娩出。

常用陰道分娩的手術助產有兩種:一種是胎頭吸引器助產,它是利用負壓吸引原理,在子宮收縮,產婦使用腹壓的時候,再用吸引器的力量把胎兒吸出來。另一方法是用產鉗助產,把胎兒輕輕牽引娩出。哪些情況下需要手術助產呢?

子宮收縮無力

子宮收縮強度不夠,可能是由於沒有很好地注意休息和補充營養,宮口開全後發生了子宮收縮乏力,胎頭已達陰道口,產婦盡力屏氣仍不能使胎兒自然分娩出時,需要手術助產。

骨盆輕度狹小、胎兒偏大

第一產程進展良好,宮口開全後,胎頭下降緩慢雖經產婦努力,胎頭在陰道口已經看見,用力但就是不能自然娩出,此時助一臂之力,就可娩出。

綜合征、心髒病、重度貧血

為了避免產婦用力以減輕第二產程給產婦帶來的體力負擔,防止因過度用力而發生抽搐、心力衰竭等。使用手術助產的方法,縮短第二產程,及早幫助胎兒娩出。

胎兒宮內缺氧

宮縮時,宮腔內壓力很高,胎膜在此時破裂,如果流出的羊水是黃綠色而黏稠,胎心快慢不均,提示胎兒在宮內缺氧,有窒息,需要立即挽救胎兒,使其盡快離開母體,此時需手術助產娩出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