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聆聽成功的聲音2(1 / 3)

12月 聆聽成功的聲音2

12月15日 缺陷也是優勢

人某方麵的缺陷未必就永遠是劣勢,隻要善加利用,揚長避短,劣勢就會轉化成優勢。

有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柔道。最終,小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師為師傅,開始學習柔道。可是練了三個月,師傅隻教了他一招。

幾個月後,師傅第一次帶小男孩去參加比賽。小男孩自己都沒有想到居然輕輕鬆鬆地贏了前兩輪。第三輪稍稍有點艱難,但對手還是很快就變得有些急躁,連連進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贏得了決賽權。

決賽的對手比小男孩高大強壯許多,也似乎更有經驗。有一陣,小男孩顯得有點招架不住,裁判擔心小男孩會受傷,就叫了暫停,還打算就此終止比賽,然而師傅不答應,堅持說:“繼續比賽!”比賽重新開始後,對手放鬆了戒備,小男孩立刻使出自己的那招,製服了對手,贏了比賽,得了冠軍。

賽後,男孩忍不住問他的師傅:“我怎能就憑一招而贏得了冠軍呢?”

師傅答道:“第一,你幾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難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要對付這一招,唯一的辦法是對手抓住你的左臂。”

【劍橋箴言】

坦然麵對自己的缺陷,敢於挑戰自我,並根據自己情況確立目標,這樣就有可能避開自身缺陷,甚至可能將劣勢變成優勢。

12月16日 智慧也要更新

智慧是應用已知的知識,去明智地指導人生事務和能力。

旅途上,兩個美國人和兩個猶太人一起坐同一輛火車去同一個城市辦事。兩個美國人買了兩張票,而兩個猶太人才買了一張票。美國人見到這種情形,就問猶太人:“等列車長來查票,你們怎麼辦?”

猶太人說:“到時自有辦法。”上了火車不久,列車長開始查票,隻見兩個猶太人馬上擠進一間廁所內。列車長來到他們的車廂,敲了敲廁所的門,說:“檢查一下車票!”門開了一條縫,一隻手拿著一張票伸出來。列車長怎麼也沒想到,一間廁所內竟會躲著兩個人。他看過了票:“謝謝!”又把票從門縫中塞了回去。就這樣,兩個猶太人靠著一張車票到了終點站。

回來的路上,兩個美國人心想:剛開始來時,猶太人的方法真不錯。於是他們幾經討論後,決定也買一張票。輪到猶太人時,隻見他們搖搖手,說:“這次不用買票了。”

上了火車,列車長又來查票了。兩個美國人顧不得觀看猶太人的新招式,就趕緊鑽進了廁所。“砰、砰”兩聲,猶太人敲了敲廁所的門,門應聲而開,一隻手拿著一張票,從門縫中伸出來。

猶太人:“嗯,謝謝……”兩個猶太人拿了票,立刻往下一節車廂的廁所奔去……

【劍橋箴言】

向別人學習借鑒,不能照搬表麵的東西,要學習的是對方的思維方式,而不是具體的某種做法。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個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獨創精神。事物不斷向前發展變化,智慧也需要時刻更新。

12月17日 需要一個大仰角

改變你的角度,才能找到成功人生的切入點。

深夜,一群人正在一間攝影棚裏忙著拍攝。

剛一開始,年輕的導演就一邊指手劃腳,一邊大喊大叫:“停!!我要的是一個大仰角,明白嗎?”

這個鏡頭已經反複拍攝了十幾次,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已累得筋疲力盡。可是這位年輕的導演總是不滿意,一遍遍地向著攝影師大叫“大仰角”!

攝影師已經受夠了站起來大聲吼道:“我趴得已經夠低了,你難道不明白嗎!”大家都在幸災樂禍地旁觀即將上演的爭吵。年輕的導演卻不吭聲了,他轉身抓起一把斧子,向著攝影師快步走了過來。

就在大家的驚呼聲中,隻見導演掄起斧子,向著攝影師剛才趴過的木製地板猛烈地砍去,一下、兩下、三下……把地板砸出一個大洞。導演讓攝影師站到洞中,平靜地對他說:“這就是我要的角度。”就這樣,攝影師蹲在地板洞中,無限壓低鏡頭,拍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仰角,一個從未有人拍出的鏡頭。

這是發生在1941年奧遜·威爾斯拍《公民凱恩》的一個小插曲,這部影片因為采用大仰拍等創新技術,成為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至今被奉為美國電影學院必備的教學影片。

【劍橋箴言】

角度就是深度。沒有一種角度能比仰角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其內涵。成功是隱藏在黑暗中的星星,需要你用一個全新的角度,一個不同的“仰角”去探索,才能創造新的天地。

12月18日 用你的毅力征服別人

頑強的毅力可以讓我們去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正在體育館做告別職業生涯的演說。

會場上,人們在焦急地等待著奧本·海默做精彩的演講。帷幕徐徐拉開,舞台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奧本·海默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球鞋。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麼舉動。

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到主持人的麵前。主持人讓兩位身體強壯的人,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一個年輕人搶先拿起鐵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吊球動也沒動。另一個人也不甘示弱,接過鐵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這時,奧本·海默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小錘,然後認真地麵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的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地做。10分鍾過去了,20分鍾過去了……大家都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奧本·海默仍然不停地敲著。人們開始憤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空缺。

一個小時以後,前排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真的以很小的幅度擺動了起來。

奧本·海默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好像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鐵球的聲響。鐵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鐵架“哐哐”作響,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會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奧本·海默用自己的無聲行動證明了成功的道理。

【劍橋箴言】

成功的最大秘訣就是堅持。一個人隻要有一個堅定不移的長遠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隻要堅持下去,鍥而不舍,終有一天你會成就顯赫,如願以償實現偉大的夢想。

12月19日 有放棄才有選擇

打破常規性思維,不被習慣、傳統束縛,有放棄才有選擇。

這是美國一家大公司總裁招聘員工時親自出的題目——

你開著一輛豪華轎車。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焦急地等待公共汽車的到來。一個是快要病死的老人,生命危在旦夕。一個是醫生,他曾救過你的命,是你的恩人,你做夢都想報答他。還有一個是你一見傾心的女孩,如果錯過了,你一輩子都會後悔。但你的車隻能坐一個人。

你會如何選擇?請解釋一下你的理由。

你可以做出自己的決定,沒有人會責備你。不過,當你做出一個決定後,自省一下:我這樣做是最好的嗎?老人快要死了,應該首先救他。然而,每個老人最後都隻能以死作為人生的終點,他們怎麼也逃不過死亡的追趕。先讓那個醫生上車吧,因為他救過你,這應該是個報答他的好機會。不過也可以在將來某個時候去報答他,也許他會有更需要報答的時候。應該先把一見鍾情的女孩帶走,否則會終身遺憾。也許今天是上帝安排的機遇……

在200個應聘者中,隻有一個人的答案符合總裁的要求,“把車鑰匙給醫生,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我留下來陪伴一見鍾情的人等候公共汽車!”

【劍橋箴言】

選擇的背麵是放棄,放棄的同時也是一種選擇。如何抉擇才能實現最佳效果,這需要調動你的大腦,發揮你的創意。

12月20日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命運

如何將手中的錢變為更多的錢,將利益擴大化,這是有心人才考慮的問題。

剛滿19歲,大學還沒有上完的戴爾,靠出售電腦配件賺到了1 000美元。拿到這筆錢的當天,他在日記中寫下了使用這1 000美元的三種計劃:舉辦一次由所有好朋友參加的盛大酒會,買一輛二手福特轎車,成立一家電腦銷售公司。

經過反複思考,戴爾終於否定了前兩種方案,盡管它們是那樣誘人。第二天,戴爾用這1 000美元注冊子公司,開始代銷IBM電腦。

兩年後,他賺到了足夠的錢,於是開始自己組裝電腦,並推出了自己的品牌。由於可以采用世界上各家電腦公司的配件,各個檔次的用戶都能滿足,戴爾電腦很快成為熱銷品牌。如今,戴爾電腦的銷售額位居全球第二,利潤額位居全球第一。戴爾的個人財富已達2 149億美元,在全球富翁榜上排名第四,在全球最年輕的6位富翁中,名列第一。

【劍橋箴言】

同樣是錢,有的人選擇消費,有的人選擇儲蓄,而聰明人通常會選擇投資,用錢來生錢。如何將手中的錢變為更多的錢,將利益擴大化,這就是渴望成功的人所要考慮的問題。

12月21日 不要放棄可能

不可能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可能的,隻是你放棄了才變得不可能。

哥哥和弟弟各自從海裏采摘到了一顆美麗的珍珠。他倆商量好由哥哥拿著這兩顆珍珠到鄰國去,想在那裏賣個好價錢。可哥哥到了鄰國後,無論是皇後還是村婦,都沒有一個人正眼瞧那兩顆珍珠一眼,就更別說有人買了。哥哥隻好沮喪地帶著珍珠回來了。

弟弟決定由自己帶著珍珠再去一次鄰國。沒過幾天,弟弟便帶著大把鈔票回家了。“你是怎麼把珍珠賣掉的?”哥哥吃驚地問。“很簡單,我抓住了一個最佳時機。”弟弟回答道。

原來,弟弟到了鄰國,兩顆珍珠依然無人問津。經了解,才知道鄰國是一個崇尚儉樸的國家。上至皇後,下到平民百姓,都節儉度日。弟弟因此也甚是失望。就在弟弟決定無功而退時,卻突然得知第二天是皇後60大壽,即將舉國同慶。弟弟靈機一動,帶著兩顆珍珠來到了皇宮,對國王說:“我知道你們舉國崇尚儉樸,連皇後也不例外。國王今天何不趁皇後的生日買下這兩顆珍珠作為禮物來送給她,以表彰皇後的儉樸風範呢?”

國王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把這兩顆珍珠買下了。

【劍橋箴言】

不要放棄一切可能,巧妙利用眼前的條件,挖掘不可能的機遇,才能讓一切變得皆有可能。

12月22日 比別人多做一點

成功本身就是比別人多一點。

由洛克菲勒創辦並經營的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經銷商,那時每桶石油的售價是4美元,公司的宣傳口號就是——“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

推銷員阿基勃特,僅是公司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職員,身份低微,但他無論外出、購物、吃飯、付賬,甚至是給朋友寫信,但凡有簽名的機會時,他都不忘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有時,阿基勃特甚至不寫自己的名字,而隻寫這句話代替自己的簽名。時間久了,同事、朋友都開玩笑叫他“每桶4美元”。

洛克菲勒聽說這件事後,便叫來了阿基勃特,問道:“大家都用‘一桶4美元’的綽號叫你,你怎麼不生氣呢?”

阿基勃特笑了笑後回答道:“我們公司的宣傳詞不正是‘一桶4美元’嗎?大家叫我一次,就是為公司免費宣傳了一次,我又為何要生他們的氣呢?其實應該感謝他們才對呀!”

幾年後,當洛克菲勒退下董事長一職後,阿基勃特接替了洛克菲勒的職位,他得到升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終處處為公司著想,哪怕僅是一件極小的事情。

【劍橋箴言】

比別人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就比別人多了一點接近榮耀的機會。因此沒有必要總為自己沒能完成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感到沮喪,其實隻要努力地做好你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你能成功都會因它而起。

12月23日 眼光決定你的長遠價值

人生之路漫長而精彩,眼光的長短決定你能夠走到多遠。

三個年輕人一同結伴外出,尋找發財機會。他們發現一個偏僻的山區山產優質的蘋果。

第一個年輕人立刻傾其所有,購買了10噸最好的蘋果,運回家鄉,以比原價高兩倍的價格出售。這樣往返數次,他成了家鄉第一個萬元戶。第二個年輕人用了一半的錢,購買了100棵最好的蘋果苗運回家鄉,承包了一片山,把果苗栽種。整整3年時間,他精心看護果樹,澆水灌溉,沒有一分錢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