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幸福守則之五:告訴家人,你真棒!(3 / 3)

夫:“嗯!”

妻:“都幹嘛了?”

夫:“廠裏有事!”

妻:“吃過晚飯了嗎?”

夫:“吃了!”

妻:“都吃了些什麼,還餓不?”

夫:“一般的東西,不餓!”

妻:“明天的事是不是還很累?”

夫:“難說。”

……

從這回答中可以看出,丈夫好像是答記者問,似乎是帶著一種被迫來回答妻子的問題,而且回答得又那麼簡練,雙方的關係看起來就十分冷漠了。如果夫妻間的對話老是這樣簡練,慢慢就會變得無話可說了,夫妻生活也就沒有什麼味道了。雖然雙方沒有爭吵,沒有衝突,表麵上看起來非常平靜,在外人眼裏也可能被認為是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但是誰又知道他們內心的苦惱呢?這樣冷冰冰的、缺乏家庭活力的場景,一定會使雙方陷入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所以,現在一些婚姻學家們提倡夫妻間有時要說些廢話,說得好聽點是要講講閑話,這樣可以增加夫妻感情的潤滑度,把閑話、廢話作為夫妻生活中必要的調味品。下班後或節假日,夫妻在一起,有時要有意識地講講自己單位的一些趣聞軼事,自己今天幹了些什麼工作,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什麼、什麼事,最近的報刊雜誌上在談論什麼問題,如此等等。這些家常話,不要怕對方嫌囉唆,做家務時可以談,吃飯時可以談,散步看電影回來的路上可以談,甚至上床就寢後還可以談,雙方都能以非常輕鬆愉悅的心情進入夢鄉。因此,人們應該對廢話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夫妻也應該為“廢話”正名。廢話其實一點也不廢,它是夫妻感情交流的一種重要媒介,是夫妻單調、程式化生活的必要點綴。雖然從其本身看並無特殊的作用,但從其客觀效果來看,則可起到緩衝和潤滑的作用。所以,有人曾貼切地稱之為“廢話潤滑劑”。夫妻關係作為一種最親密的人際關係,如果彼此間沒有太多的交談,沒有太多的話要向對方傾訴,那是多麼的死氣沉沉啊!在現代社會裏,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節奏越來越快,緊張度也與日俱增,工作時幾乎很少有時間用來閑聊、開玩笑,回到家中說說一天中的見聞等諸如此類的廢話,不但可以釋放由於工作帶來的緊張焦慮,而且本身也是一種樂趣。通過非常放鬆的隨意聊天,一點一滴地增加相互之間的了解,既能使夫妻的溝通程度加深,真正做到“心有靈犀一點通”,建立相互之間的默契,還能大大減少夫妻生活中的誤會。對這些不費吹灰之力的舉手之勞,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其實,男女之間的談論也是一種舒緩壓力的有效方法。女人感覺到有壓力時,常常會找人談自己的感受及引起這些感受的問題。可是,當她覺得找別人交談有一種不安全感的時候,她能找的隻有丈夫了。承受著壓力的妻子不求馬上尋找問題的答案,隻是用隨意談論問題的方式來減輕自己難過的程度。夫妻間感情的傳導是多種多樣的,一舉手,一投足,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可以成為

感情的載體。這就像一台運轉的機器在不停地進行運作,然而有時機器也會卡殼,夫妻間的情感鏈同樣會有斷裂的情況。而此時“廢話”恰似一劑良藥,在這種“非正常”的情況下發揮

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在夫妻生活的日常運行中,“廢話”可以變為加深感情的催化劑,維持夫妻關係發展的潤滑劑。夫妻中有了這樣的調味品,夫妻生活將會變得更加充實、美好。

愛的目光是信任的橋梁

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也包括目光的交流,如果你能經常用愛的目光去同你的家人進行交流,那麼你們之間必將建立起信任的橋梁。成人用充滿信任的愛的目光與孩子交流,往往勝過語言。93歲高齡的內藤壽七郎先生,不僅是日本著名的兒科醫生,也是一位教育家。愛哭鬧的孩子隻要一見到他,就會立刻停止哭鬧。一天,一位媽媽帶著患過敏性濕疹、皮膚幹燥的兩歲男孩來找內藤看病。據這位母親介紹,孩子患了牛奶癖,隻要稍不注意,他就從冰箱裏拿牛奶喝,一升牛奶,一口氣就喝光了。由於牛奶嚴重超量,造成濕疹過敏。孩子常因皮膚刺癢而睡不著覺,舉止變得焦躁不安。怎樣打開這個兩歲孩子的心扉呢?內藤不慌不忙地脫下白大褂,然後蹲在男孩麵前,以同樣高的視線看著對方的眼睛。“你喜歡喝牛奶嗎?”內藤溫和地問。

男孩點點頭。內藤仍目不轉睛地看著他說:“如果不讓你喝特別喜歡喝的牛奶,你能忍得住嗎?”男孩顯出一副煩躁不安的神情,把臉扭向一邊兒。內藤並不氣餒,又轉到孩子麵前蹲下身子說:“你可以不喝牛奶,是嗎?”不管男孩怎樣不耐煩,內藤老是看著男孩的雙眼,一連四遍問他同一個問題。內藤的目光一直充滿信賴。請求口氣也十分地誠懇。終於,男孩輕輕點點頭。奇跡發生了。男孩回家後,再也不喝牛奶,濕疹症狀很快消失。一年半後,男孩的母親認為少喝牛奶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可男孩說:“大夫說能喝我才喝。”男孩的母親隻好請內藤解開魔法。內藤看著男孩的眼睛,微笑著說:“你現在可以放心地喝牛奶了。”從那天起,男孩又真的開始喝牛奶了。內藤從中驚奇地發現:哪怕剛兩歲的孩子,隻要明白了道理,就能控製自己,而“愛的目光”正是進入孩子心靈的橋梁。於是,他提出一個動人的口號:“愛的目光足夠嗎?”有一位哲人曾說過:“用溫和的眼睛注視著另一顆心靈,窗戶就這樣輕輕地打開了。”的確,隻有愛的目光,才能搭建起信任的橋梁。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有時候在你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大聲地斥責,倒不如幾句溫和的勸告。世界球王,被人們稱為“黑珍珠”的巴西足球運動員貝利,自幼酷愛足球運動,並很早就顯示出他超人的才華。有一次,小貝利參加了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累得喘不過氣來。休息時,貝利向小夥伴要了一支煙。他得意地吸起煙,嘴裏吐出一縷縷淡淡的煙霧。小貝利有點兒陶醉了,似乎剛才極度的疲勞也煙消雲散了。這一切,全被父親看到了,父親的眉頭皺起了一個大疙瘩。晚上,父親坐在椅子上問貝利:“你今天抽煙了?”“抽了。”小貝利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紅著臉,低下了頭,準備接受父親的訓斥。但是,父親並沒有發火。他從椅子上站起來,在屋裏來來回回走了好半天,才平靜地對貝利

說:“孩子,你踢球有幾分天資,也許將來會有出息。可惜,抽煙,會損壞身體,你現在要抽煙了,會使你在比賽時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小貝利的頭更低了。父親又語重心長地接著說:“作為父親,我有責任教育你向好的方麵努力,也有責任製止你的不良行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還是向壞的方向滑去,做決定的是你自己。我隻想問問你,你是願意抽煙呢,還是願意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呢?孩子,你該懂事了,自己選擇吧。”說著,父親還從口袋裏掏出一疊鈔票,送給貝利,並說道:“如果你不願意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執意要抽煙的話,這點錢就作為你抽煙的經費吧!”父親說完便走了出去。小貝利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仔細回味著父親那深沉而又懇切的話語,不由地哭了。他哭得好難過,過了好一陣,才止住哭聲。小貝利猛然醒悟了,他拿起桌上的鈔票還給了父親,並堅決地說:“爸爸,我再也不抽煙了,我一定要當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從此以後,貝利不但與煙絕緣,還刻苦訓練,球藝飛速提高。15歲參加桑拖斯職業足球隊,16歲進入巴西國家隊,並為巴西隊永久占有“女神杯”立下奇功。如今,貝利已成為擁有眾多企業的富翁,但他仍然不抽煙。貝利的父親懂得,如果將道理向孩子講清楚,孩子是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這也是家庭成員之間進行交流與溝通的一種正確方法。告訴孩子,你真棒如果孩子某件事做得很好,你應該及時地對他進行讚美,告訴他:你做得很好,你真棒!這樣便可以激發孩子進取的積極性。有一個八歲的女孩老是做錯事,經常出岔子,在家裏惹了不少麻煩,因此常挨母親的責罰和打罵。有一天,這女孩出人意外地,表現特別好,一整天居然一點錯事都沒做。那天晚上,當母親把女兒抱到床上後,忽然看到女兒埋在枕頭上哭泣。“怎麼啦?小寶貝!”女兒淚眼滂沱地問道:“難道今天我表現得不夠好嗎?為什麼你都沒有誇獎我一句?”女兒的話,使這位母親如同觸電般愣在那裏。她一臉愧疚,流著眼淚,緊緊擁抱著女兒,並頻頻表示歉意。我們對兒女的責備是否多於讚美?要求是否多於鼓勵?我們總認為他們實在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進,以致於稱讚鼓勵的話語,不知不覺從我們口中消失,反而常會冒出一些嚴厲責備的詞句。

其實,小孩最需要誇獎,這往往是他們學習的重要動力。教育專家已多次驗證,一個常被鼓勵的孩子,各方麵的發展都比較傑出,而且性格也較穩定。常常說讚美或鼓勵的話,讓它成為生活中的好習慣。積極的話語,對孩子和大人都受用。提供讚美是件美事,也使你的心情愉悅平和,一小句由衷的讚美,可能使人高興一整天,也會使你自己高興一整天,會使你更容易留意美好的事物。讚美可以使一個家庭的氛圍變得其樂融融。隻要願意,你總可以找出一個讚美的理由。有人故意問一位喜歡讚美人的老太太:“你認為魔鬼有沒有可以誇獎的地方?”“當然有啊!他的勤勞是值得我們效仿的。”隻要肯用心,你必然可以在任何人身上看到一些值得誇讚的地方。讓我們學習多看人的好,多給予稱讚,氣氛會更融洽和諧。當你常說積極讚美的話,你會發現詛咒論斷的話會越來越少,甚至不複存在。想要說出讚美誇獎的話,剛開始的確不太容易,甚至可能全身別扭,語氣生澀,神情怪異。可是,當我們用誠心誠意的態度表達出來,對方總感受到那份真誠的心意。在家庭生活中,常說造就人的好話,如對愛人或孩子說:“這件事,你做得真棒!”這樣不但能造就人,也能造就自己,同時也改變了與家人之間相處的氣氛,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