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棟梁歎氣道:“重建整個古城,需要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那將是古州地區有史以來最宏大壯觀的工程,以目前整個古州地區的財稅收入,不足以支撐重建古州城。再說了,重建古城功在後代,利在千秋,哪個官員會做這種吃虧不討好的事情,他們追求的是快速產生政績的事情,想得是如何快速升官發財。隻有偉大的政治家才會做這種功在後代,利在千秋的事,至少目前我看不出來古州地委有這樣胸懷的官員。”
鄧天拍手道:“說得好,梁哥不虧為我‘天字派’四大天王,對重建古城的看法針針見血,句句是金。不過,對梁哥你所說的古州地委沒有這樣胸懷的官員,我不敢苟同。”
張棟梁眼中放出光芒道:“此話怎講,難道古州地委有偉大的政治家?我才不信。”
鄧天神秘地笑道:“梁哥,天機不可泄漏,你不從政太可惜了。”
張棟梁打了鄧天一拳道:“得了吧,還天機不可泄漏,我看就是你的意淫,如果古州地區真有這號高官,我明天就從政。”
鄧天馬上道:“梁哥,一言為定,古城重建之日,是梁哥從政之時!”
“好,我依你,希望古州地區真有這麼偉大的官員,做出這種自己無功,功在後代,利在千秋的事。”
鄧天趁熱打鐵,對古城重建工作中的很多問題都一一谘詢張棟梁,特別是之前幾處細節和具體上的問題,張棟梁的意見讓鄧天眼前一亮。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鄧天這些日子天天沉迷於古城重建方案的考察,做出來的方案可以說是百裏挑一,但總難跳出固定的思維,如今聽到張棟梁的一些意見和建議,一時覺得茅塞頓開。
按照張棟梁的意見和建議修改的話,鄧天保證這個古城重建開發方案,基本上趨於完美。不過,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欠什麼風?當然是隻有汪書記撐控地委話語權,這個方案才有可能通過。
今天收獲不小,第一是古城重建方案更加完善;第二是將張棟梁‘騙’進了官場,隻要古城重建開工之日,就是張棟梁從政之時。
張棟梁的才華是鄧天一直非常欣賞的,上輩子張棟梁沒有從政,一是因為他沒有遇到官場伯樂,二是因為他覺得官場太黑暗,不想趟渾水。不過沒有從政的張棟梁,在古州學院最後做到了古州大學副校長(九十年代中期古州學院改為古州大學,由副廳級學校轉為正廳級學校),進入了副廳級幹部之列。
鄧天現在想的是給一個什麼樣的跳板讓張棟梁進入官場,以張棟梁剛才對古城重建開發工作的見解,讓他參與古城重建開發工作是人盡其才,是一個很好的跳板。古城重建開發工作正式啟動後,按照相關規定會成立古城重建領導小組或重建指揮部,如果可以幫張棟梁爭取到一個辦公室副主任的職位,不管是對重建工作來說還是對張棟梁個人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不過,鄧天才剛剛成為地委大秘不久,如果直接向汪書記推薦,可能在汪書記心目中留下他以權謀私的印象,或許日後會知道他推薦可是人才,但至少現階段是不合適。不通過汪書記這關,自己好像沒有什麼其它途徑,看來這事還得想其它的法子來運作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