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合縱連橫3(1 / 2)

第035章:合縱連橫3

王氏四合院的客房,隻剩下元帥夫人王老太太、古州地委書記汪勝天、古州市副市長王近強三人,他們正在客房進行談話。他們的談話的內容沒有人知道,但他們的談話將會對古州地區政局產生深遠影響。

鄧天、許曉燕、許衛國等人全部出了四合院,在王英雄老人院外的六分稻田裏收割早稻。王英雄老倆口種了六分田的水稻,為了能夠第一時間吃上新米,老兩口種的是早晚稻,也就是一年兩季,一季是七月成熟,一季是十一月成熟。七月早稻成熟,先收割完早稻馬上就要種植晚稻,是農民一年中最忙的時節,也就是農民口中所說的雙搶。

農民一年中最忙的時節就是七月份的雙搶,雙搶就是將早稻收割完後又馬不停蹄地種植晚稻,不能有一點耽誤,否則種植晚稻的時間就來不及了。

鄧天今年因為升任地委書記秘書,所以沒有時間回去。在以前每年七月份的暑假,他都會回家幫父母進行雙搶。記得前年因為天氣原因,鄧天和父母以及哥哥弟弟妹妹連續奮戰五天五夜,才將十畝田的早稻收割完,然後又種植晚稻,當一切結束後全家人都基本累的趴下。

與王英雄老人種植早晚稻是為了第一時間吃上新米不同,大部分像鄧天家那樣種植早晚稻進行雙搶的農民,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增產,為了能夠在一年中多收一點稻穀,為了一年中少餓幾天肚子。

在八十年代中期,雖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後,農民積極性有很大提高,但由於農民生產力剛剛解放不久,生產力水平依然十分低下。雜交水稻也才剛剛研究成功,雖然最高畝產達到四百公斤,但遠沒有後世的二十一世紀達到畝產八百公斤那麼高產量。

農民為了增收唯一的方法就是種植早晚兩季水稻,雖然早晚稻每季的產量遠沒有一季中稻的產量高,但兩季加起來比一季的中稻還是多上一二百公斤的,這多出的一二百公斤就是農民一年多出的口糧,可以少挨幾天餓。

王英雄老人種植的六分水稻,稻穀長勢非常好,穀粒飽滿,稻穗粗大,是王英雄老人精心種植的成果。七個人收割,真正稱的上好手就是王英雄老倆口和鄧天共三人,至於許曉燕和許衛國都是第一看到收割稻穀的情景,鐮刀都不會拿,何況收割,隻有在邊上看的份。而許群莉雖然做知青時也有收割過稻穀,但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早已經生疏,隻能幫忙打打副手。還有醫護人員小張,跟著王老太太已經二十年,與許曉燕倆姐弟的情況差不多。

鄧天可是老手,有近十年收割稻穀的經驗,加上人又年輕,比王英雄老倆口收割的還快。鄧天家裏很窮,從小就與哥哥一起幫父母幹農活,每年暑假是學生們最有空的時候,但卻是鄧天最忙的時候,忙著幫父母雙搶,忙著幫父母在棉花田裏鋤草等。

許曉燕看著鄧天揮汗如雨地收割著稻穀,在稻田旁邊采摘了一片大荷葉,跟在鄧天後麵幫忙扇風,雖然起到的效果有限,不過鄧天心裏卻是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