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終有序,天道始歸一。
冥冥之中,萬事萬物都遵循著自己的規則按部就班的輪回著不變的生與滅。
然,是何力能啟天道而行?
神?魔?還是這芸芸眾生?
既如此,天地萬物又是從何而來?
古書《四海論》有雲:“浩渺極地,有神州名曰四方,此州多異族,皆奉九祖為創世神靈,州南有巨木,徑逾群山,名曰洪荒,北有一巨湖,浩渺如海,名曰星刹。洪荒木上支天幕而衛仙瑞,星刹湖下鎖地淵而定鬼邪,三界安定,蓋萬物始源之地也。”
這片萬年前就被記載下的傳說中神力充盈的土地上,各族繁衍安定,卻不似古書中描述那般荒涼邪魅。
而人,作為這片土地的萬物靈長,雖不總萬能,卻有究其本源的向往,但不能以人力解決思考之事千千萬,於是漸漸被冠上怪力亂神之名。故人人貪慕不思議之力,又向往仙魔之長生永壽,或入仙途,或溺妖道。奈何萬物天生,人雖貴為萬物靈長,卻不善驅使法力。遂修道者芸芸,成道者爾爾。
此間成道者不論仙邪,往往神力無匹,壽逾千載。而雖成道,卻是凡人思想,門第之見愈重,自此分化兩派,各稱仙邪,分奉創世九祖為祖師。
三千年前,兩派紛爭,引得九天之上神仙與九幽之下邪魔現身,在創界山展開毀天滅地的大戰,史稱”創界山之戰。”
經此一戰,仙邪兩派雖各傷元氣,但地界卻因此得見了神魔真身,故修道之風更勝以往。
又過千年,仙邪兩派奇才輩出,各尋得三兩九祖遺器,掀動神魔之戰,起初神魔之戰雙方勢均力敵僵持不下,大有毀天滅地之勢。
有兩金仙號扶風、霧雨,二仙憫人界生靈塗炭,遂血祭肉身與萬年修為予九祖遺器“摧天”,借其神力斬魔君,分星刹,封魔重歸九幽,二仙也湮滅於世間。
此役後,三界見識到了神器之威力,遂將所尋封印,又因此役三界傷亡慘重,故稱此役為“天劫之戰”!
為彰仙裔悲天憫人之情懷,特鑄起扶風、霧雨二人神像於瓊華宇大殿外天階。為防邪魔重歸現世,眾仙耗仙力,千年間重理三界結界,洪荒之上為仙境謂之太清天,人間界謂之厚坤天,而星刹之下九幽鬼域謂之往生天。三界難以相互越矩生亂,後安康太平數百年。
天劫之後,人間深恐神魔之戰爆發,遂向仙界求學,望仙界能向地界生靈傳授仙法以求自保。
仙界也以地界作為與魔界的緩衝之地,若令地界之民習得仙術不失為一個日後的保障。
以此為契機,仙界在地界各國設下鼎仙司,每十年舉行憑仙大會遴選奇才,送往仙界學習仙術。
此番過後不過百年,地界各國私以為掌握了仙術要法與無匹神力便可掌握神州,遂在地界展開了連綿不絕的戰事,憑仙大會也因此中斷,自此戰事持續百年,加之各國國內的靈族作亂,使得各國民不聊生。
在經曆了兩次神魔之戰與百年戰事洗禮之後,地界各國也沒有實力發動大規模戰爭,最終止戈,四國也相互簽下休戰盟誓,旨在恢複各國國力與統治,神州也得此度過了百年的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