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世界上每個大國都要有足夠的國防力量。為達到此目標的準備工作在各方麵都接近完成,包括意大利的自我防衛,因此現在和將來的基本目標必須是保持和平。……意大利是文藝複興當之無愧的領袖,那是一場藝術與知識的偉大複興,把世界引入一條新的光明與進步之路。今天的意大利民族也具有同樣的活力。……意大利歡迎人們對其過去進行研究,也明白其美術館、紀念碑、城市對國外的朋友來說具有怎樣的吸引力。他們也應該研究一下當代意大利,其過去15年的物質發展、公共設施、墾荒工程、工業和農業政策,還有最重要的是它的整個社會福利體係以及在醫院、療養院等地方體現出來的完美工作。意大利的朋友真的會對這裏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留下深刻印象。36拉蒙特與墨索裏尼的最後一次短暫的歡快會晤表明,他願意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放棄原則。他是華爾街上最敏銳的人,以才思敏捷和知書達理聞名,但最終卻成為其自我偽裝的犧牲品。除了表麵上的東西,其他都無所謂了,他的良心已腐爛變質,逐步喪失殆盡。恃強欺弱的獨裁者與頗具口才的銀行家不再像友誼初始時期那樣顯得格格不入,那時拉蒙特剛剛接受了伍德羅·威爾遜的教誨。《紐約時報》曾說拉蒙特"是一個最痛恨看到友誼終結的人"。37他與墨索裏尼的關係古怪地證實了這種看法。
但是摩根在意大利的參與還有另一個方麵一直在進行——梵蒂岡賬戶,即使在政府業務停滯情況下它卻仍很繁榮。拉蒙特和其他摩根合夥人把業務建議告訴富米,他再向梵蒂岡提供有關持有美國證券的建議。銀行保管羅馬教會的證券(富米偶爾也搞錯華爾街方麵的信號,1938年在他指示梵蒂岡賣掉美國股票時,拉蒙特送來最新報告,要求買進。當時梵蒂岡已經購買了一大堆美國股票,期望中立法案會被撤銷,引起華爾街的牛市)。摩根的判斷通常會得到充分的考慮,富米曾對拉蒙特說:"我希望你會讚同我上述推理,因為毫無疑問,它對教廷所做的決定產生了很大影響。"38拉蒙特以其個人的外交手段重新建立起了傳統的英國——意大利間的和睦。1938年4月,通過他的朋友阿斯特夫人,拉蒙特遊說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勳爵,並主張有必要承認對埃塞俄比亞的占領這個既成事實。39拉蒙特顯然並不擔心把埃塞俄比亞拋給墨索裏尼可能會更助長他的氣焰。與此同時,內維爾·張伯倫派他嫂子艾維——奧斯汀·張伯倫爵士的遺孀——去羅馬找墨索裏尼談談,希望把他從希特勒那邊拉回來。1938年初英國承認了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的占領,作為意大利軍隊從西班牙內戰中撤出的交換條件。拉塞爾·萊芬韋爾曾譴責對埃塞俄比亞的侵略是一場"掠奪性戰爭",他對拉蒙特說他認為英國是"把埃塞俄比亞投給惡狼了"。40英國外交上的勝利隻是曇花一現。1939年墨索裏尼占領阿爾巴尼亞,並與納粹簽訂了一個"鋼鐵條約"。
━本章參考文獻━
1.夏勒:《第三帝國的興亡》(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第260頁。
2.泰勒:《劍和納粹黨徽》(Sword and Swastika),第124頁。
3.博伊爾:《蒙塔古·諾曼》(Montagu Norman),第304頁。
4.沙赫特:《老巫師懺悔錄》(Confessions of the Old Wizard),第301——3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