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摩根財團受到大量國內問題的幹擾,但它在國外取得的最輝煌的勝利即將來臨,相比之下,皮爾龐特·摩根當年的業務就很狹隘了。1914年初夏,工業出現衰退,華爾街隨之出現熊市。

商人們抱怨伍德羅·威爾遜對"利益集團"的大肆討伐挫傷了企業家的情緒。美國投資者們陷入了沮喪和憂鬱之中。當他們得知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後,感到非常恐慌。一向對自己的預見力引以為豪的華爾街,這次又被一個曆史事件弄得措手不及。

摩根財團一直關心著歐洲局勢。盡管後來被指控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財",但摩根財團幾乎參與了所有試圖阻止1912年巴爾幹半島各國與土耳其之間的爭鬥而進行的秘密外交活動。這項活動的計劃是讓摩根財團向雙方提供貸款,貸款的條件是雙方要接受美國的調解,而擔當調解人的是塔夫脫總統。這項計劃顯然是由巴黎摩根——哈耶斯公司的高級合夥人赫爾曼·哈耶斯同美國駐法國大使邁倫·赫裏克共同策劃的。但傑克·摩根最後否決了這個想法,因為他擔心貸款會用來進一步推動戰爭,而摩根財團希望戰爭寧息。1傑克還拒絕在沒有歐洲大國全力合作的情況下繼續參與此事。

1914年7月下旬,華爾街被一股歇斯底裏的情緒籠罩著,人們因誤導而擔心大西洋兩岸的貿易將要垮台,衰退將會加劇。美國人認為,沒有歐洲資本他們將無法生存。因此他們害怕紐約的黃金會被抽走,並存放到倫敦。7月29日,在沙皇調動了100多萬俄國軍隊後,所有的歐洲市場都關閉了。海外投資商們急忙通過紐約變現證券,自1907年經濟恐慌以來,紐約證券交易市場從未在一天之內發生如此劇烈的暴跌。

到1914年7月31日清晨,一夜之間聚積起來的拋售指令達到了驚人的數字,形勢岌岌可危。盡管皮爾龐特·摩根這時已經死了,但他的得意門徒哈裏·戴維森已經在1907年的經濟恐慌中學到了不少本領。在緊急情況下,銀行家們仍然本能地求助於華爾街23號。摩根財團並非是區區一人,而是一個有連續性的機構。因為新的摩根總部正在修建,戴維森就把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召集到百老彙街15號那座老米爾斯大廈,此處曾是摩根的臨時總部。那天在交易開始之前,證券交易所主席匆忙趕來磋商。

雖然傑克也在場,但戴維森主持了會議。在場的還有一位新的摩根銀行家德懷特·莫羅,他是一位傑出的稅務和公用事業律師。莫羅回憶那次瘋狂的討論時說:"交易所的管理人員想知道是否要開門營業,而沒有人能給予答複。僵持的局麵持續到10點05分。這時,主席……打電話給交易所,告訴他們宣布交易所關閉。"這真是一個危急關頭。負責敲鍾開盤的人當時已經就位,而得到這個通知後交易員們如釋重負。莫羅補充道:"那時我初入銀行業的公司,非常驚奇的是誰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幹什麼。"2難以理解的是,在摩根關於這次會議的記錄中忽略了一件事,那天9點30分,傑克曾給財政部長威廉·麥卡杜掛了一個電話,麥卡杜向他建議:"如果你真的想要聽我的判斷,那就是關閉交易所。"3直到12月份,紐約證券交易所才恢複限製性交易,而常規交易到第二年的春天才重新開始。一種奇怪的地下機構冒了出來——即所謂的不法經紀人的流動市場。這些經紀人在場外馬路邊上的證券市場遊來轉去,進行股票交易。按照華爾街的傳說,這種機構是由"四個孩子和一條狗"發起的。但很快,上百家經紀公司蜂擁而至,在新街上做起路邊交易來——終於達到了證券交易所不得不予以取締的程度。如亞曆山大·達納·諾伊斯指出的,這群烏合之眾湊起的草台班子很可能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股票市場"。4起初,戰爭使摩根財團陷入了迷茫。同其他銀行一樣,摩根也通過經紀人短期貸款——憑保證金額度購買股票用的貸款——賺了大錢。而戰爭的爆發使摩根士氣低落。沮喪的情緒掩蓋了國際金融中發生的一次重大轉變:美國即將從英格蘭手裏奪取金融霸主地位,並成為頭號債權大國。盡管最初沒有人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但英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戰後的國際貨幣市場將從英鎊本位變成美元本位。

戰爭的消息傳來,傑克·摩根作了一番極為誇張的不祥預見,他預見到"在這個國家中從未發生過的駭人聽聞的證券價值暴跌"。5後來,他被孤立主義者咒罵為"死亡販子",但他的第一個反應實際上是極其仁慈的。7月13日,他甚至難得地向公眾發表了一項和平呼籲:"如果這一微妙的局勢在幾個星期後仍然懸而未決,我相信那些將要為戰爭付出生命和財產代價的人們必將掀起一場抗議浪潮。"6他絕沒有因可以發戰爭財而感到得意,他嘲笑那種紐約很可能取代倫敦而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