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上,您為什麼不一鼓作氣攻到長安,徹底殲滅周國。以周國如今的士氣,我們的兵力,勝算絕對在七成以上。”
吳三桂很是不解地看著高興,頗有些意猶未盡的模樣。這個模樣英俊溫和的少年,似乎天生就是為殺戮而生。
高興笑笑,望著湛藍的天空,淡淡地道:“飯總要一口口吃的。周國雖然傷了元氣,但根基還在,我們若是擺出讓他們滅國的姿態,隻會激起他們的反抗之心,到時候我們自己就算勝了恐怕也是損失慘重。”
頓了頓,高興又道:“何況長驅直入,很容易落入敵人的圈套。倘若突厥和陳國卷土重來,拚死一戰,我們恐怕要自身難保。不要忘了,我們自己的根基並不穩固。”
還有一個原因高興沒說,那就是他不想讓太多的百姓因為自己而慘死在戰火之下。
吳三桂恍然,頓了頓,又問道:“皇上,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要一舉解決突厥的問題?”對他來講,最遺憾就是沒有隨秦瓊一同前往於都斤山,親手將突厥王旗帶回來。
“非也!你要明白適可而止的道理。”高興搖頭道:“突厥人內亂不止,如今自顧不暇,暫時不用理會。”
吳三桂正要說話,張順之卻是行色匆匆地到來,見禮之後沉聲說道:“皇上,北方契丹部傳來急報,五日前高句麗出兵二十萬,攻打契丹,契丹王大賀楚才傳信向您求救。”
“高句麗?”高興的雙眼微微眯了起來,一股澎湃的殺氣從他身上彌漫而出,“我沒有找他們,他們卻敢先來惹我,很好,很好!”高興的嘴角泛起一抹笑意,其中透出的寒意讓吳三桂都有些心慌。
“傳秦瓊來見!”
很快,一身戎裝的秦瓊便大步而來。數年的南征北戰,秦瓊身上殺伐之氣愈重,也更有大將之風。
“叔寶,北方傳來消息,高句麗二十萬大軍進犯契丹,我準備派你前去迎戰,不知你意下如何?”
秦瓊毫不猶豫地答道:“末將願往。”
高興認真而嚴肅地看著秦瓊道:“高句麗人反複無常,陰險狡詐,遲早會是禍害,我希望你此去能徹底將之鏟除,為我大齊拓土開疆!”
秦瓊渾身一個機靈,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沉穩如他也不能不因為高興的話而亢奮激動。自古以來,王侯將相,誰不希望能拓土開疆,名傳千古。如今高興卻將這個重任交付於他,足見對他的信任,他如何能不興奮?
“皇上放心,秦瓊定不辜負皇上所托!”秦瓊斬釘截鐵地說道,就要跪下行禮,高興卻是攔住了他,“我相信你不會讓我失望,但東北夷狄之地你還很陌生,萬事小心為上,不要貪功冒進。”
“皇上放心,秦瓊一定謹慎行事。”秦瓊一臉感激地看著高興。
翌日,秦瓊率領三萬騎兵,五萬步卒,浩浩蕩蕩自晉陽城出發,趕往契丹。此番隨他一同出征的還有魯智深,高穎,韓擒虎,史萬歲四人。
五日後,秦瓊到達契丹,與大賀楚才五萬大軍會合,共計十三萬大軍一路向東北挺進,直奔高句麗而去。
高句麗本想趁著齊國與周國征戰,無暇北上,突厥內亂不止的時候吞並契丹一族,哪曾想高興根本沒有打算覆滅北周,而且會派大軍北上協助契丹一族。
始料不及下,高句麗無論是士卒的精銳程度還是武器都不是齊軍的對手,在秦瓊的率領下,齊軍一路勢如破竹,不僅將二十萬高句麗軍隊殲滅,更是在一個月時間奪下高句麗三分之一城池。
高句麗王肝膽俱裂,寢食難安,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晉陽,希望能與齊國休戰。高興表麵上同意,命令秦瓊原地休整,保持警戒,暗地裏卻是派出特種兵和影刺部隊滲透高句麗後方,伺機而動。
國與國的談判最是麻煩,尤其是在高興可以為之下,與周國、陳國的談判從開始到結束用了整整七個月的時間,直到年關將近,談判才告一段落。
周國和陳國為了穩住齊國,付出了極其巨大的代價,而與高句麗的談判,在高興的授意下卻是無限拖延下來。
一番大戰,齊國賺了個碰滿缽滿,尤其是民心更是空前凝結,高興對於各方的掌控也更加穩固。而隨著年關的接近,高興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