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九弟當時說了些什麼?”比起帝鴻這個講故事的人,蓐收似乎更加的焦急一些,要知道在這巫族之中,他的智慧的確算是十二祖巫中最強的存在,但也隻是限於眼前的計略謀劃,而燭九陰或許是因為能夠掌控時間的原故,在大是非麵前往往思索的更加的深沉一些,能讓這麼一個人拋棄巫妖之爭而盤踞在不周之地,那定然是這不周山巔發生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原本帶著所謂恨意來的太一,此刻也收斂了許多,要動手的確也急不了這一時,再說了,若真要動起手來,他可討不了絲毫的便宜,一切還是收斂一些的好,既然對方說自己是什麼契機的話,那麼或許這一切都還有轉旋的可能。
“你先別急,靜靜的聽我道來!”帝江的身形緩緩的向外移動了幾步,那裏是一個窗子,透過它可以看見西北方所在,這些天來,他時常站在這裏,仰望著外麵,蓐收先前還有些不懂,現在突然明白了他這樣的舉動到底是因為什麼,就這般稍微的停頓了一下,他才調轉頭來,將那故事接著往下講:
“我之所以會不告而別,並不是因為厭倦了巫妖之間的爭鬥,相反,正是因為我能堪破時間中的某些片段,才知道,這所謂的爭鬥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意思,清濁二氣,原本就不可能消弭對方,始終是共存的,而它們隻可能以分開或者是合二為一的狀態存在,分開之時,就如同你現在看到的大荒世界一般,形形色色,天地萬物才能存在,合則萬物歸於混沌,混沌之幕,昏昏沉沉四方不辨,而正如你所見,這不周之山就是混沌與清濁交彙之地,那陣神秘的氣息,就是清濁二氣交彙而成的混沌之力!”這樣的一個答案從燭九陰的口中說出來,多少有些匪夷所思的姿態,當然,這也不是不好理解,因為十二大祖巫原本就是盤古肉身所化,那盤古為何會身隕,不就是因為強製以一人之力,借助混沌至寶開天斧,硬生生的將這清濁二氣撕裂開而自身因為承受不了反擊的衝擊,最終身隕的嗎,可那個時候,天地既然已經相隔十萬八千尺,早已不能相合,又怎麼會有這混沌之氣呢?
當然,這些隻是所謂的疑惑,帝鴻並沒有說出口,他的目光,忍不住的四下大量了一下,這不周山的氣息,果然顯得十分的詭異,與大荒中其他任何一處地方都有著極大的不同,這裏並沒有充沛的濁氣,也沒有渾厚的清氣,不過他身處在期間的時候,卻並沒有覺得有什麼難受的地方,這或許正驗證了燭九陰的話,有那麼幾分的可信度,當然,帝鴻的疑惑,燭九陰自然也懂,昔日的他何嚐不是也是這般的疑惑,不過時過境遷,有些事情由不得他不信,也由不得他不說,稍微給了帝鴻一個停頓,讓他整理一下腦海之中的思緒,這一刻,燭九陰接著說道:“你所見之不周山,其實在大荒初始之時,是不存在的,而當時也有過一場昆侖天變,死傷了不少獸類,麒麟,鳳凰,龍族之間的平衡,也因為這一場所謂的天變而被打破,最終淪落為龍漢初劫,三族隕滅這一步,當然,如果說那真是天災,這也算得上是命數使然,更加不了半分,但實際上,那不是,昆侖山上的天變,其實是因為人禍,太元聖母和帝釋天的那一場驚天之戰!”
帝釋天?太一越聽越覺得糊塗,太元聖母這個名字,他倒是十分的熟悉,天地未開,萬物結為混沌,混沌之力,原為一體,宛若雞子一般,有三聖人居於其中,一曰混沌無極混元至聖號高天穹冥帝盤古氏,一曰混沌真元碩果至聖無雙壁主太元聖母,一曰混沌造化瓊桑至聖乾坤陰陽散人鴻鈞道祖。三聖居於其中,茫然而無意識,隨混沌演變,曆七七四十九場道劫,每劫合一億零七百五十萬年,混沌所在,演化不開,四下暗淡無光,後一日,又是一劫將至,盤古於渾渾噩噩中蘇醒過來,見著眼前一遍昏暗,雙目無可視,心生怒氣,遂以巨力,不知何處得斧頭,以劈混沌,混沌受力,遂演變為清濁二氣,幻化五行,這清者上升而行,名曰天,濁者下沉漸厚,名曰地,這就是九天大荒萬裏之地的由來,可這突然冒出的帝釋天,又是什麼人,居然有能力身為混沌聖人的太元聖母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