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偏了三點七度(2 / 2)

看了一會,葉天覺得索然無味,不禁自言自語的道,“太複雜了,不就是偏東零點6度嗎。”

他的這句話,對那幾個正在忙碌的年輕人來說,還不如來一陣風會使人有感覺。黃工的耳朵輕輕的顫動了一下,他一向對數字非常敏感。

“黃工,第一根立柱的測量出結果來了。”一個助手帶著報功的語氣道,“與設計圖相比照,第一根立柱偏東零點6度。完全符合誤差值內。”

“你說多少?”黃工似是沒有聽清,追問了一句。

“黃工,是偏東零點6度。”助手提高了幾個聲貝。

“好,繼續測量第二根立柱。”黃工微微看了葉天幾眼。

葉天蹲在地上,在地上寫著什麼。

過了二十分鍾,助手前來報告,“第二根立柱偏西北方1點1度。”

黃工這時已經站在葉天剛才地上所寫的一個數字前,竟似愣住了,沒有馬上答應助手的報告。

助手非常奇怪,一向非常嚴謹的黃工,怎麼也會有開小差的時候。他順著黃工的眼神看去,地上小木枝寫下的字清晰可見——偏西北方1點1度。

“黃工,你早有結果了。”助手吃驚地道。

“不是我,是他。”黃工指著已經轉身走出十來步的葉天,“小夥子,快回來。我有話要問你。”黃工衝著葉天的背影叫道。

王工頭見黃工突然叫起葉天,也跟著喊道,“葉天,黃工叫你,快回來。”他還生怕葉天聽不見,幾步小跑追上前去。

在黃工注意自己地上所寫字的時候,葉天就知道自己已經引起了黃工的注意。走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進。

“黃工,您叫我?”葉天退了回來。

“小夥子,哦,你是叫葉天吧。”黃工第一次近距離的打量葉天,心裏奇怪這個小夥很平常,除了瘦,看不出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葉天,我想知道你是怎麼不靠儀器的測量就可以知道立柱的偏離角度的。”

聽見黃工這樣詢問一個其貌不揚的小年輕,幾個助手都停了下來。

“這很簡單,根據太陽傾斜角度與立柱的影長,就可以推算出來。”葉天不假思索順口答出。

“吹牛,我數學係畢業,都沒有學過這樣的方法,沒有測量工具,怎麼可以知道太陽傾斜度和影長。”一個助手不以為意的譏笑道。

“那按照你的方法,你能夠把剩下的十六根立柱偏離度,算出來嗎?”黃工似乎沒有聽見助手在一邊的譏笑。

“好,我寫給你。”葉天接過紙筆,每目測一眼,就寫下一組數字。不過五分鍾,寫滿數字的紙遞到了黃工手中。

黃工掃了一眼,“咦,還有第十一根立柱你漏寫了。”

“不是我不想寫,是我不能寫。”葉天答道。

“為什麼?”黃工追問。

“你們自己量量就知道原因了。”葉天沒有做出解釋。

見葉天不肯說,黃工也不強求,道,“葉天,你先等一下,我讓助手把你寫的數與測量對照一下。”

見黃工這麼相信一個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年輕人,幾個助手都憋了一口氣,動作也快了許多。不到一個小時所有數據都彙總到了黃工手中。

兩相一比照,除了葉天沒有寫的第十一根立柱,其它的數據完全一模一樣。黃工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從業三十餘年,監理過的工程沒有一萬,也有幾千,還從沒有見到、聽到有誰僅憑眼睛就可以超過儀器的。

黃工不禁對葉天高看了十分,對他不肯寫第十一根立柱也更為好奇。

黃工把葉天單獨請進施工辦公室,親自倒了一杯冰水遞給葉天,“葉天,你快顛覆了我的認識,也更加引起我的好奇。請你務必告訴我第十一根立柱的偏離度,雖然我的助手已經測出它隻是向南偏了零點1度,幾近完美,可我還是相信你的判斷。”

麵對比自己父親年齡還要大的老工程師,葉天輕歎了一聲,用筆在紙上寫下:偏南3點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