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後記:見我應如是少年(1 / 1)

01

寫這篇後記的時候,大二的期末考試剛結束,廈大芙蓉餐廳前的那條街又成了跳蚤市場,還有幾天就要離開這所大學的學長學姐們支起五顏六色的攤位,販賣最後那點兒與大學時光有關的記憶。鳳凰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人,還暫留著的人站在樹底下聞著花香,看著遠方。

這一年,我19歲,生日已經過了三個月,我有些厭惡這個數字,因為它使20歲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我看著鏡子中還是那個老樣子的自己,想想20歲應該也還是這個懶散的模樣。高中畢業後,開始感覺到時間的飛快不再是你坐在教室裏盤算著又將迎來一個周末或是一個期末考,而是時間經過你,把你甩在身後,讓你不得不開始努力向前張望,看看明天的自己會是什麼樣的。

很多過來人都會抱著胳膊老氣橫秋地對我說“過去上學的日子是一生中最愜意的時光了”,現在想想也正如是。這裏麵的愜意是你希望時間快點兒流淌,這樣你好有底氣迎接自己想好的未來。還有,那時候有身旁的人,你心裏的那些話在焦急地等待一個明亮的入口,好讓自己可以大聲地告訴他。那段時光,我們都是少年,像雷電一樣爭吵又像溪水一樣和好,從來不懷念過往,隻向前看,汗水從高揚的下巴尖上滴落下來。

02

13歲那年,初三,我開始寫作,用一個羞恥感爆棚的筆名發表了第一篇作品。

19歲這年,大二,我已寫作多年,在一個迷茫無助的時間點出版了第一部文集。它的名字叫作《你曾是少年》,像是我在隔空對13歲的那個自己、14歲的那個自己……18歲的那個自己——大聲呼喊。所有回不去的時光,你都曾經以一種無法被遺忘的方式成長為一個勇敢奔跑著的少年。

我挑選了從13歲開始,我把自己最喜歡的、認為值得拿出來紀念和與大家分享的篇章集結成這本書。這裏有我第一次被別人知道的文字,有我偷偷私藏沒有公開過的段落,還有許多深藏著成長心事的秘密。它們之中或許有稚嫩到後來修訂時會覺得可笑的文字,或許有無法言說的隱隱哀傷與惆悵,也或許有稍稍成熟時的大膽冒險和胡思亂想。但不管怎樣,在這些文字中,字裏行間都流淌著我對青春年少的懷念,可以聽見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的清脆聲響。

這裏麵幾乎每個故事都講述了許多不同性格不同年齡的人,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夢想,他們遭遇的憂愁與收獲的喜悅。每一個閱讀到這裏的你,在他們的身上或許多多少少都能找到自己或是身邊人的影子,因為故事裏的他們和你們,同我都是一樣的,一樣有著看似平淡的生活,內心卻裹藏大千紛呈的光芒。

時間讓我們學會將成長和生活中的五味雜陳一一打包,也學會讓我們在每一個青春大彎道的緊張時刻重溫這些不易的過往。或許現在,你也可以像我一樣,假裝從奔流不止的生活中悄悄逃出來,關掉時間的閥門,拿出一段恬靜如水的罅隙,溫柔地看著記憶裏那個曾與現在的自己那麼相像的人,跟他聊一聊那些被塵封的故事,那些不舍被遺忘的過往。

那個躲進歲月樹洞裏的少年,那雙會笑的眼睛,那顆躁動的心。

03

在這本書裏的那個少年,或許就是過去那六年裏的我,那個一直在不斷堅持寫作的我。成長是一件苦差事,我們要學會的便是苦中作樂,把每一份熱愛都變成執著。不管此刻的我們正經曆著什麼、遭遇著什麼,隻要不放棄,這個世界上總會有另一個自己正朝著地球另一端的你跑去。

感謝這本書讓我擁有一個機會與過去的自己相逢,讓我可以重新認真地去溫習自己曾經寫下的故事以及曾經擁有的情愫。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支持我的寫作,感謝這一路上幫助過我的編輯、作者朋友。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感謝每一位讀到這裏的你,每一位喜歡我、支持我的讀者。因為有你們,我才可以輕鬆地寫下去,也是因為有你們,我才會那麼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我們隻是在遙遠的書頁裏打個了照麵,卻在彼此的世界中安眠了數億光年。

唯有告別,才能迎來下一次美好的重逢。

是時候和過去的那個少年說再見了——

那麼下個故事,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