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肯定會派人調查他這邊兒的,不過不到半個月他就沒有什麼心思調查了。因為,有人判亂。而且查過了,叛亂與人家宗瀚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們一家在邊成養胎呢,根本沒有心思去做這些事情。而且,宗瀚相當老實,這讓本以為他會謀反的一些人反倒是吃了一驚。
宗瀚要的就這這個效果啊,但是他其實並沒有閑著,幫助邊城的三位將軍暗自將他們的家裏人以各種借口都給疏散出京城了,當然還有別人,比如一些會被連累的人。
沈婆婆那家倒是沒動,沈暮暮寫信讓他們該做什麼做什麼,但要多弄些糧食,然後等到戰亂的時候將門用鐵封死,一家人在裏麵躲著千萬不要出來,但是這事是秘密不要讓別人知道。
沈婆婆與王家本來就是極聽話的,聽她這一說當然要慢慢的弄些糧食存好了,因為是食肆所以也沒有被別人看出有什麼異常。不過,他們存好糧食不過半個月京城就開始亂了,因為那些判軍的速度很快,竟然轉眼已經占了幾座城了,但是因為要得民心,所以損失很小。
京城這邊已經亂成了一團,所有人都想辦法逃離,畢竟真的要打到京城來他們也不想陪著這個皇上去抗敵。所以有官職的膽小的,沒官職的平民,隻要有點腦子的趁著沒打進來之前就都偷偷走了。皇上現在也是十分焦急的,因為朝中沒了宗瀚幾乎就是中間斷了一個層麵,他直接接下所有朝事的時候才知道宗瀚處理事情的果斷狠絕,留給他的那些奏折也是很容易批示的。現在都壓在他的手中不說,外麵又突然間有了判軍,接著又說京城中有些大臣帶著家眷逃出京城,這一逃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想著逃,甚至連辭官都不辭了。
要知道皇上可為了一點點糧食的事情就斬了兩家人,雖說後來被救但那也是因為他們背後有人敢這麼做。可是他們沒有啊,為了能躲過皇上發怒下來斬他們全家隻能偷偷走。
所以,一係列的事情砸下來皇上早就沒了當初剛剛接下朝廷所有事成為真正皇上的喜悅之情現在已經被恐怖與焦燥所替代,還有就是恨,他恨所有拋棄自己的人,所以在下麵的大臣提到有人逃跑後竟然派人去追殺。
這真的讓人沒有想到,現在他理應讓人去做守城方麵的動作,而且有些人已經逃了很久了他才想起追殺是不是有點晚?無論如何,徐俊賢都覺得現在的京城一團亂,他也放棄去支持這個皇上了,隻做到無過無錯就可以,到時候真的那些判軍要打來時,那就想辦法也帶著家裏有逃,逃到邊城去,或者……
就在他已經放棄的時候清流中的田雲誌找到了他,竟然商量著,如果京城的形勢實在壓不住就提議將宗瀚請回來勤王保架。
這倒是個法子,徐俊賢想著到時候就拚一拚,不信皇上會將所有這個提議的人都給殺了,那倒時隻怕連保他的人都沒有了。
田雲誌倒是在這個時候非常的勤快,竟然聯合了不少人,大家都在等時機。而宗瀚從一個人人喊打喊殺的奸臣莫名變成了救星,這個轉變真的有點大。
京城這邊的動向其實宗瀚了解的清清楚楚,他還有個專門負責的人在那裏找尋如果想逃出又沒有門路的大臣或是他的家眷,然後從秘密通道將人運走。
隻是,邊城的人有點多了,從京城過來的人多半在輾轉了好些地方後最後都來到了邊城,因為整個國家都亂了,所以安全的地方真心沒有多少。
邊城無疑成了最安全的地方,因為這裏有宗瀚,隻要這個名字在那些判軍就不敢明目張膽的過來。所有人都知道,宗瀚在民眾之中聲望很高,再加上他的人也厲害,沒有人猜得透他為什麼會甘心窩在邊城,隻是聽聞他的妻子懷了身孕離不開他。
有些人不理解,認為一個男人被綁在女人褲腰帶上也是個沒有誌氣的。有些人則認為,宗瀚這是被皇上侄子傷透了心,所以什麼也不想管了。
無論外麵傳言如何宗瀚現在在釣魚,盡管他不愛吃魚,但是卻愛釣魚。
問及不愛吃魚的原因宗瀚剛開始還黑著臉,可是等小妻子的臉也黑了之後就馬上回答出一個挺傷心的童年來,因為吃魚被刺卡住結果沒有人理會,刺在喉嚨裏整整紮了很久,最後他也就不想再吃魚了。
沈暮暮還細心的問道:“你不是不愛吃?”
“不是,就是很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