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她從來都不想報個特長班之類的,她就是跟著班裏的同學們一樣的學習進度。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經常看到寶寶這個小丫頭在課堂上開小差,因為她自認為掌握了那些知識,所以有資格開小差了。
寶寶有些不滿,小丫頭很苦惱的說道,“媽咪,漢森先生和***斯女士總是希望我可以去天才班,他們總是找我談話,希望我可以在課餘時間去參加學習班。”
是的,在美國的教育係統裏確實有著一些‘特長班’。一些學校就是這樣,在麵對這些學習能力比較出色的學生時,會給他們開小灶。尤其是在一些私立學校,這樣的情況更是比較常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樣的觀念並不是中國的家長才有,全世界的父母幾乎都是這樣的想法。美國的一些興趣班、特長班更是遍地開花,很多的學生也都是除了課堂教育之外,還有很多的課外輔導或者興趣班。
如果說是那些家長徹底放羊或者不重視這些的也就算了,但是在一些中產階級家庭,這樣的情況就很常見了。而像張大為和梅麗莎這樣的,其實就有些‘反常’,因為他們看起來真的不算是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張大為和梅麗莎在和寶寶認真的討論著教育的問題,他們對於這些事情自然也是非常重視的,在這樣的事情上自然也不可能真的馬虎起來,這就是現實。
但是張大為和梅麗莎的觀點也很明確,他們並不會強求孩子們必須要取得什麼樣的成就,他們希望孩子們能夠有著一個快樂的童年,他們不希望學習成為孩子們的負擔,他們相信他們有能力可以給孩子們創造不錯的成長環境。
關於以諾的教育問題,張大為和梅麗莎的態度自然也是很明確的;他們知道以諾並不是真正的‘小笨蛋’,他們知道以諾隻是對於學習並不是很喜歡。他們希望以諾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喜歡學習,以及希望以諾不要隻會運動。
說到底還是因材施教,以諾有運動天賦,他喜歡這些,所以張大為和梅麗莎自然就是在運動方麵比較支持以諾了。
寶寶很聰明,但是張大為和梅麗莎也沒有要求寶寶就必須要成為小天才、小學霸,他們希望寶寶在快樂的學習當中快樂的成長,這才是張大為和梅麗莎最重視的事情。
以諾繼續開心的跑在最前麵,這個小家夥顯然不知道很多話題在圍繞著他展開。這或許就是一個沒心沒肺的貪玩小家夥,這就是一個隻是想著在家裏無憂無慮快快樂樂成長的小家夥。
“爸爸,如果以諾以後不喜歡讀書,肯定是因為你的原因!”撅著小嘴的寶寶很不高興,因為她的觀點沒被采納,“我們需要從小就養成很多的好習慣,可是你看看以諾,他一點都沒有學習的習慣,這樣肯定不好的!”
張大為這就無奈了,他看著寶寶說道,“寶寶,我當然知道這些,我甚至懷疑你長大後也會埋怨我。但是我希望你和以諾都可以在特定的年齡做特定的事情,你們現在很小,所以可以學習、玩耍,不需要考慮其他。”
梅麗莎也跟著開口說道,“是的,甜心,這就是我和你的爸爸的期待。我們當然知道我們的教育並不是最完美的,可是你也知道很多的事情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很多的東西我們也不能確定是絕對的正確。所以你應該自己去思考這些,你可以自己拿主意,這是你的生活。”
有些話題看起來現在就和寶寶聊顯得有些早,有些道理現在的寶寶未必就是真正的能夠理解;張大為和梅麗莎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他們還算願意和寶寶認真的討論這樣的一些話題。
說到底就是教育根本不是一蹴而就的,就這樣慢慢的交流、討論,說不定寶寶對於這樣的事情就會慢慢的明白、理解,雖然可能需要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