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羽毛與愛惜靈魂
卷首語
作者:劉忠昌
有朋友告訴我,在飛禽動物裏,最愛惜羽毛的是孔雀,它們不但日常十分注意,而且遇到特殊情況,比如涉水過河,還會小心翼翼地翹起尾羽,生怕被水打濕。所以,漢朝文學家劉向在《說苑·雜言》中,把孔雀愛羽與君子愛口、虎豹愛爪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出自此處的“愛惜羽毛”一詞,則被後人比喻為格外珍惜自己的聲譽。
珍惜自己的聲譽,對於領導幹部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在一個地區或單位,領導幹部的聲譽不僅僅關係到其本人,而且關係到一個地區或單位,甚至整個幹部隊伍的聲譽。譬如,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頻頻落馬受查的一些領導幹部,已經嚴重地玷汙了幹部隊伍的形象,在群眾中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分析一些領導幹部不珍惜自己聲譽的表現,人們想到的多是那些平日裏貪汙腐化、胡作非為、欺上瞞下、橫行霸道的領導幹部,其實,這隻是少數,而更多、更具有隱蔽性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過分地愛惜自己的“羽毛”,把自己的“口碑”“名節”放在首位,奉行好人主義,當“好好先生”。這兩種或明或暗的表現形式,都嚴重背離了領導幹部所肩負的使命和職責。
領導幹部愛惜羽毛,珍視自己的聲譽,我認為應把握好三點:一是在平時注意維護“羽毛”。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按規矩辦事,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時時事事以身作則,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二是在批評和自我批評時勇於修剪“羽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要敢於正視,不要遮遮掩掩、諱疾忌醫,更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尤其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認認真真“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過真刀真槍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將影響自己形象的“壞羽毛”修剪掉,輕裝上陣,再展新容。三是在大是大非麵前舍得拚搏“羽毛”。在事關黨和國家命運的鬥爭中,絕不能三緘其口、聽之任之,更不能搞“愛惜羽毛”那一套,把自己裝扮成所謂的“開明紳士”,袖手旁觀;必須勇於擔當、敢於“亮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態度堅決,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俄國哲學家別林斯基說過,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事實也證明,靈魂主導思想,思想決定行動。因此,領導幹部珍愛自己的聲譽,首先必須愛惜靈魂。共產黨人的靈魂是什麼?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曆史和現實告訴我們,理想信念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從個人來講,古人有嶽飛、文天祥“刀鋸在前,鼎鑊在後,視之如無物者,蓋緣隻見得這道理,都不見那刀鋸鼎鑊。”在我們黨的曆史上,有夏明翰“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楊超“滿天風雨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方誌敏“敵人隻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這些都無不彰顯出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從國家和政黨來講,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從理想信念的瓦解開始。蘇聯為什麼解體?蘇共為什麼垮台?一個重要原因是理想信念被拋棄了。戈爾巴喬夫曾私下說過,共產主義思想對我已經過時。當理想信念之魂已經不存,黨和國家政權之體焉在?因此,領導幹部愛惜羽毛固然重要,但比這更重要的是要愛惜靈魂。領導幹部隻有堅守住共產黨人的靈魂,才能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羽毛才能真正光潔亮麗。
不言而喻,領導幹部愛惜羽毛與愛惜靈魂,是黨性和道德修養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愛惜靈魂是命脈,是根基,須臾不可丟棄;愛惜羽毛是表象,是功課,時刻不能放鬆。隻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才能像孔雀那樣保持美麗純潔的形象,像鯤鵬和海燕那樣不怕風吹浪打、環境險惡,才能展翅高飛,扶搖直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