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白頭如新(1 / 1)

第171章 白頭如新

鄒陽是西漢時期齊國人,他聽說梁孝王禮賢下士,就到梁國遊學,並上書給梁孝王,縱談天下大事,以展示自己的才華。羊勝和公孫詭都是鄒陽的朋友,他們也都是有才之人,但是羊勝等人嫉妒鄒陽的才華,不希望鄒陽出人頭地,幾次在梁孝王麵前說他的壞話,梁孝王信以為真,下令將鄒陽關進監獄,準備處死。

鄒陽十分激憤,他不甘心就這樣被人陷害,於是,他在獄中給梁孝王寫了一封信,列舉事實說明:待人真誠就不會被人懷疑,看似是真理,但事實上純粹是一句空話。他寫道:“荊軻冒死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為燕國報仇,這本是對燕國有利的一件大事,可太子丹還一度懷疑他膽小畏懼,不敢立即出發;卞和將寶玉獻給楚王,楚王卻懷疑那是假的,硬說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雙腳;李斯盡力輔佐秦始皇執政,使秦國富強,結果卻被秦二世處死。這些例子說明,待人真誠不一定就會換來別人的真誠對待。俗話說:‘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意思是:雙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輩子,頭發都白了,也還是像剛認識一樣;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會像老朋友一樣。相知與否,不在於相處時間的長短。”

梁孝王讀了鄒陽的信後,很受感動,立即將他釋放,並作為貴賓接待。

知識拓展:荊軻刺秦王。

戰國末年,秦國想吞並諸國,稱霸天下。

燕國弱小,敵不過強大的秦國。當時,燕國的太子丹眼看自己的國家就要被秦國所滅,十分著急。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一位本領很高的勇士荊軻,讓他以燕國使者的身份去刺殺秦王。

公元前227年,荊軻和秦舞陽帶著燕國督亢的地圖和秦國降將樊於期的頭顱,作為燕國的使臣來到鹹陽,拜見秦王。

秦王聽說燕國使者要獻上督亢地圖和樊於期的頭顱,十分高興,在鹹陽宮舉行隆重的儀式接見荊軻和秦舞陽。

荊軻在給秦王看地圖的時候趁機拿出藏在地圖中的匕首,刺向秦王,但被秦王掙脫了。最終,荊軻刺秦王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