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檔案工作
知識角
(一)鄉鎮檔案的定義
鄉鎮檔案是指鄉鎮黨委、政府、人大主席團、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在工作、業務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曆史記錄。
(二)鄉鎮檔案的來源
鄉鎮檔案來源廣泛。鄉鎮一般分設黨委、政府、人大主席團等機關和人武部、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其中黨委下設組織、宣傳、紀檢。政府下設農業生產、農技、經貿、計劃生育、民政、農財等辦公室。縣級業務機關在鄉鎮也設置了財政所、稅務所、工商所、城建環保土地管理所、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文化站、教辦、廣播站、畜牧獸醫站、衛生院等派出機構。因此,現在鄉鎮檔案的來源十分廣泛,既有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又有集體、私營企業,還有村委會、社區居委會、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農業示範戶等其他組織。
(三)鄉鎮檔案的內容
鄉鎮檔案內容豐富。鄉鎮檔案涵蓋農村政治經濟社會活動的各方麵,涉及各行各業、千家萬戶,內容豐富。有鄉鎮黨代會、人代會、行政村兩委換屆、黨建等基層組織建設檔案;有幹部、黨團員、複轉軍人、農業示範戶等組織人事檔案;有農村土地房產、山林確權、土地流轉承包、經濟協議、集體財產處置招投標等權屬合同檔案;有新農村建設、征地拆遷、農田水利設施、路橋建設等基本建設檔案;有抗災救災、弱勢群體救助等民政優撫檔案;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標準化生產等農業科技檔案;還有涉及村民生產、生活的諸如糧食補貼、合作醫療、社會保障、婚姻登記、戶籍、宅基地審批、計劃生育、村民信用等專門檔案。總之,包括了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標準化生產、經濟發展、城鎮建設、文化、教育、衛生等農村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麵。
(四)鄉鎮檔案的載體
鄉鎮檔案的載體和記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鄉鎮檔案信息的載體形式主要有紙質、照片、膠片、磁帶、磁盤等。鄉鎮檔案信息的記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手寫、打印、曬製、攝影、錄像、激光掃描等載錄形式;二是有文字、圖表、圖像、聲音等表達方式。
(五)鄉鎮檔案的種類
鄉鎮檔案通常分為文書檔案、科技檔案、會計檔案、專門檔案、特殊載體檔案五種。
二、什麼是鄉鎮檔案工作
(一)鄉鎮檔案工作的內容
鄉鎮檔案工作是國家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完整地保存和科學地管理鄉鎮行政區內各單位形成的檔案,以充分發揮鄉鎮檔案作用為目的的各項管理活動的總稱。鄉鎮檔案工作是鄉鎮黨委、政府工作必不可少的環節,是鄉鎮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鄉鎮檔案工作包括鄉鎮檔案工作的行政管理和檔案管理兩項基本內容。
鄉鎮檔案的行政管理,是以鄉鎮檔案的行政管理活動為內容的鄉鎮檔案管理工作。其任務是:製定鄉鎮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監督指導鄉鎮機關和所屬單位及村民委員會的檔案工作並協調鄉鎮檔案工作的各種問題和關係,從總體上優化鄉鎮檔案工作。
鄉鎮檔案的管理,是以鄉鎮檔案為對象的檔案管理工作,由鄉鎮檔案機構承擔。其任務是:鄉鎮機關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計和開發利用。
(二)鄉鎮檔案機構的設置
《鄉鎮檔案工作試行辦法》第七條指出:“加強鄉鎮機關綜合檔案室的工作,有條件的鄉鎮可建立鄉鎮檔案館。接收、保管鄉鎮直屬機關單位永久、長期檔案,按規定逐步開放檔案,為社會各方麵和農民提供檔案資料利用。鄉鎮建館條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製定。”鄉鎮機關檔案室(館)是集中統一保存和管理鄉鎮檔案的內部機構,也是整個鄉鎮機關的組成部分。從全國檔案工作來說,鄉鎮檔案室(館)又是國家檔案工作組織體係中最基層的業務機構,是整個檔案工作的基礎。
(三)鄉鎮檔案機構的類型
目前,主要有三種類型的鄉鎮檔案機構
1.綜合檔案室
綜合檔案是對鄉鎮各個機關的文書、科技、會計、專門等門類和載體的檔案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的機構。設置鄉鎮機關綜合檔案室,便於集中整合和統一開發檔案信息資源。
2.鄉鎮聯合檔案室
鄉鎮聯合檔案室是對鄉鎮機關與其所屬的“七站八所”形成的檔案全部集中管理的機構。聯合檔案室可以對鄉鎮各站所的檔案實行集約化管理,減少重複歸檔,有利於進館檔案的優化,有利於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
3.鄉鎮檔案館
鄉鎮檔案館是集中統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各立檔單位形成的各種門類、各種載體檔案資料的基地,是鄉鎮機關及各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村及社會各界利用鄉鎮檔案資料的信息中心,是鄉鎮檔案事業建設的職能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