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方法知多少

名師講壇

作者:康保民

按照敘述方式的不同,敘述可以分為順敘、倒敘、插敘、平敘、補敘五種類型。其中順敘、倒敘、插敘是最常用的三種類型,而平敘和補敘隻是在大部頭的作品中才會用到,短小的文章一般不常用到。

1.順敘。順敘就是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或者事情發展變化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件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最容易操作。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隻要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順序敘述即可。它的好處是能使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完整。我們學過的《別了,“不列顛尼亞”》和《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就是很好的典範。《別了,“不列顛尼亞”》以時間為序,文中作者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時間,把英國交出香港管轄權的全過程一步步地寫出來;《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則以空間為序,按參觀順序依次介紹奧斯維辛的大門、毒氣室、焚屍爐、灰磚建築物、長廊、地下室,讓我們從不同的側麵了解了奧斯維辛監獄的特點。

2.倒敘。倒敘和順敘不同,它不把事情發展的結果放在後麵,而是放在了前麵,讓人先知道結果,然後再慢慢地敘述事情的原因和經過。倒敘不僅可以突出事情的結果,而且還可以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這個方法不是可以隨便用的,一般隻有在突出“結果”或“片段”的時候,才可以使用。

另外,並非隻有把結果和原因顛倒的才是倒敘。比如有時作者把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進行敘述,這也可以說是倒敘。所以,倒敘時放在前麵的不一定是事情的結果,也可以是那些最重要的或最突出的片段。如《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開篇不是說事情的結果,而是說梁任公先生的講演給自己留下的深刻記憶,這是先把最突出的片段告訴了我們,然後才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慢慢地介紹了梁任公先生到清華大學演講的過程。

3.插敘。插敘是指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介紹人物或者豐富故事的情節,作者在敘述故事的基礎上,再插入另外一件事或者敘述事件的另一些情況,對原來敘述的故事內容進行補充,從而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事件更加完整。

運用插敘一定要分清主次——敘述的故事為主,插敘的內容為次。如《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黛玉還沒有見到賈寶玉時,有一段心理描寫:“黛玉亦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外祖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雖然隻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把未出場的寶玉在黛玉心目中的初步印象勾畫出來,為進一步寫寶玉的出場作了鋪墊。

4.平敘和補敘。平敘是按照兩條敘事線索,不分先後,平行地分別介紹故事發展過程的方法。它一般是把同一故事中兩個人物放在不同的場景中分開介紹,到了一定階段再讓兩條線索交叉或重合。它可以把那些頭緒繁多、錯綜複雜的事情寫得條理化,一般用在較長的文章中,如《水滸傳》《林海雪原》都使用了這種手法。

補敘是在敘述故事的時候,在文中插入一段話或者幾句話對前麵講述的內容補充交代,從而使故事情節有頭有尾,結構完整。插敘和補敘雖然看起來相似,但是卻有著明顯的區別。插敘的內容去掉後,對原來故事不造成影響,而補敘的內容如果去掉,那麼這個故事就不完整了。另外,插敘的內容必須在文中,而補敘的內容可以在文中也可以在文末。如,在《智取生辰綱》的末尾,作者補充交代了吳用怎樣用計把藥放到酒裏。如果作者不交代這些,在讀者心裏就會永遠有個謎,前麵的情節也顯得不夠完整。但是像《林黛玉進賈府》裏插敘賈寶玉的那一情節,如果去掉,對於本章小說來說沒有太大影響。

在具體寫作時,我們應注意區分倒敘、順敘和插敘這三種敘述方法。倒敘和順敘的區別是,結果最突出的片段所在的位置不同。結果和片段在文章的開篇,那麼是倒敘;如果它們在後麵,那麼是順敘。插敘和順敘是前者為輔,後者為主。插敘和倒敘的區別是,倒敘的結果必須在前,而插敘的內容卻可以根據需要放在文中除了開頭和結尾外的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