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裏的事情和北平郡、涿郡等同步了,他就可以回去了。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新收繳的三個城池,也進入了正規,劉虞以前的大軍,也調到了北平郡的大營進行訓練。
邊疆的駐軍也安排妥當,暫時沒有問題,至於要調動將領,可以以後再調動。
古代沒有現代的交通,也沒有網絡第一時間得到消息之類的。
雖然不擔心別人造反,但是預防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一個武官在一個地方駐守了太久,要是沒有敵人,安於現狀的話,可能會漸漸的消極怠慢,懈怠等等。
甚至忘記了初心,或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被手下的不法分子進讒言,變成了一個壞人。
駐守的官員不偶爾進行調動,也容易滋生腐敗,說不定被敵人打入進來,進行收買也不一定。
雖然這看上去是不信任別人,但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什麼預防都不做,真的要是發生事情了,就會後悔莫及。
明明可以扼殺壞事,為什麼不扼殺呢?難道情義比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更加重要?
戰爭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就是百姓,所以軍隊必須有非常強大的戰鬥力,既忠心國家,也忠心百姓,抵抗外賊,敵人不打進來,百姓就不會受到傷害了,至少傷害會最小。
武官的調動,半年或者一年一次也行,不用太著急,隻有發生戰爭,如果守城將軍不行的話,就必須要立馬調動,既然你不行,自然換更有本事的上,太平時期,主要是肅清軍隊的腐敗,懈怠,要厲兵秣馬等等。
邊疆的駐軍除了將軍要調動,下麵的官員,偶爾也要進行調動,避免改變了初心,會變化。
當營長管理的軍隊快不行了的時候,換了新營長,如果士兵是壞人,想和新營長勾結。
而新營長是通過考驗的,剛正不啊,那麼就不會聽手下的任何讒言,會進行肅清,手下的士兵就變的清明了,沒有了害群之馬。
假如營長是壞人,也一樣,到了一個新地方,不適應這裏的一切,他就必須收斂,如果士兵是好的,就會跟著士兵的改變而改變。
而他是新官,不知道士兵的底細為人,一開始也不敢肆意妄為,會比較收斂。
其實是壞人,看上去是好人,士兵會以為他是好人,而收斂自己以前的壞習慣,隻要雙方都偽裝,不做壞事了,就算是偽裝的,也沒有壞處。
這就是偶爾調動官員的好處,不能夠全部的避免腐敗勾結等問題,但至少能夠解決一點,沒有那麼嚴重了就是好事。
再有執法營,行動在暗中,進行監督。
甚至還有百衣衛,神出鬼沒,也不知道潛伏在誰的手下當士兵,或者哪個官員的手下當員工,一旦被發現了,官員就死定了,所以所有有官職的人,都會非常的收斂。
如果說特種兵和雷霆守護者是黃治的王牌的話,那麼執法營和百衣衛,則是他的底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張牌,因為可以起到預防貪官汙吏的作用,就算戰鬥力不強,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