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治叫來了一些技術人員,讓他們向自己講解這些戰船的好處,黃治雖然不會打造戰船,但是好不好用,實不實用,他還是知道的,就算沒有吃過豬肉,總看過豬跑不是?
造船廠的幾個負責人和黃治講解了一下最新打造的戰船,這種戰船吃水更少,能載的東西也更多,還講了一些打仗的好處。
黃治點了點頭,然後又向旁人詢問,問他們看法。
黃悟倒是沒有一絲拘謹,他做事情都是為了黃治考慮,聽了新戰場的優勢之後,滿意就是滿意,反對就是反對。
他覺得這些新戰船非常的好,設計的很好,十分的滿意。
一些特種兵也大膽的發言,說這些新戰船非常好。
這麼多的人滿意,沒有挑出問題,黃治也滿意了。
如果是其他人滿意的話,黃治或許不會相信,但是黃悟不會說假話,他是自己的結拜兄弟,也不像別人那樣拘謹,不會在意自己的身份,而故意說一些好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可以確定的是,黃悟認為這些新戰船很好。
一些特種兵也是飽讀詩書的人,他們也認為好,黃治自然放心了很多,不過這還不夠,他決定有時間要去再詢問一下渤海的水師,都說好了,沒有問題,才是真正的好。
畢竟隻有水師才能夠真正的理解水師,他們這些外行人,就算是聽不出什麼問題了,但也可能存在遺漏,隻有其他的水師才能夠確定好不好。
黃治在北平水師待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才回到府中去休息。
次日,他帶著黃悟和幾百個特種兵又出發了。
大軍都留在軍事基地休息,他帶著黃悟和特種兵是去考察的,看看百姓的生活過得怎麼樣,有什麼問題之類的,如果有問題的話,就必須進行解決。
雖然政策都落實到位了,但是百姓還有什麼問題要解決,隻要他們自己知道,官員可能一時之間也無法理解。
黃治位百姓的生活著想,為百姓們解決困難,深得百姓的愛戴。
連續兩天他都在進行訪查,然後把百姓提出的問題告訴當地的官員,讓他們想辦法去解決,不過要記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說,百姓要魚,不能夠直接給他們魚,而是要教他們打魚。
幫助百姓,不是要百姓對他們產生依賴,而是要徹徹底底的改變百姓們的生活,讓百姓們能夠自食其力,畢竟他們無法永遠贈予百姓東西,因為未來還會增加人口,那麼多的百姓,沒人做事,沒人生產,又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的東西贈送?
解決了當地百姓的事情,黃治把這些事情寫成了公告,讓百衣衛的送去給各個地方的縣令,讓他們解決百姓的事情,之後,黃治又到培植基地去看了下,現在這裏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型的科研場所,除了種植暖棚的食物,也在研究怎麼讓食物的產量更多,生長的更旺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