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廢,淺嚐輒止,發揮潛能的願望永遠隻能是夢。
堅持的前方就是成功
有位年輕人曾經說“我要寫出一篇可以產生轟動效應的小說來。”當時他的確有一股火熱的激情,一口氣便寫了6萬多字,並頗為自信地拿給朋友看,朋友覺得他的文字水平很高,語言技巧也不錯。但故事構架平平淡淡,落入俗套,情節也有些不倫不類,不但不能產生轟動效應,一般的雜誌甚至都難以接受。但朋友仍滿懷熱情鼓勵他,希望他打亂現有構架,重新設計故事中的某些細節。他卻好似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徹底癟了,不想重新構思。後來,他把這篇小說投了兩家雜誌均被退回。從此他對寫小說不再有強烈的興趣,自信心也消失了。自從遭遇退稿以後,雖然也有過幾次衝動,也開過幾篇小說的頭,但至今沒有結果。後來他便放棄了文學之路。
這位年輕人以他的文學基礎及他的創作條件而論,他完全有才能在文學創作上取得成就,但可悲的是他缺乏耐性,缺乏堅韌的意誌,鬆懈情緒窒息了他的創造才能。如果他能堅持創作的熱情,前方必是成功的文學大道。
拿破侖·希爾說過,每個取得成功的人都應知道,進步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如果屈服於困難之下,等待你的除了失敗還有什麼呢?那麼,你的夢想就變成空想了。
總之,做下去,是實現任何目標惟一聰明的做法。堅持下去,就能事半功倍。許多以少勝多的故事都說明這一點。
任何成功都必須全力以赴、堅持到底,否則你永遠無法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40年。
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20年。
哥白尼寫《天體運行論》花了36年。
摩爾根寫《古代社會》花了40年。
歌德寫《浮士德》花了60年。
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花了37年。
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5年。
左思寫《三都賦》花了10年。
洪升寫《長生殿》花了9年。
曹雪芹寫《紅樓夢》花了10年。
徐霞客寫《徐霞客遊記》花了34年。
因而,牢記“堅持”這個好習慣吧,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毅力,不輕言放棄,這也是成功的“鐵律”。
很多的時候,艱難困苦還不足以將我們擊倒,可是我們自己卻首先支撐不住,倒下了,自己壓迫著自己,喪失了毅力和勇氣。
有許多一事無成者,並不缺乏追求的目標,而是經常在遇到困難時便放棄目標。人生惟一的失敗,就是當你選擇放棄的時候。因此,當事事都顯得不順心時,你應該繼續堅持下去,再試一次,隻要堅持,就一定會成功。
滴水可以穿石,鋸繩可以斷木。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勢必一事無成;隻有仰仗恒心,點滴積累,才能看到成功之日。勤快的人能笑到最後,而耐跑的馬才會脫穎而出。
堅持不懈,直到成功。你要牢牢記住這個古老的平衡法則,鼓勵自己堅持下去,因為每一次的失敗都會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機會。這一次的拒絕就是下一次的讚同,這一次的皺眉頭就是下一次舒展的笑容。今天的不幸,往往預示著明天的好運。你要嚐試,嚐試,再嚐試,像水手一樣,乘風破浪。
堅持不懈,直到成功,你要借鑒這個別人成功的秘訣,抵製生活中的各種誘惑,隻要有一息尚存,就要堅持到底,因為這就是成功的秘訣,堅持不懈,最終成功。
曆經挫折,希望你沒有沉淪下去,沒有掉進深淵之中,沒有鑽進牢騷滿腹的牛角尖裏。抱著必勝的信念去堅持,隻要你的夢想還在,隻要你重新振作,那麼你將東山再起,開創新的天地,迎來人生又一輪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