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理財——把別人的錢“掛”在自己的腰上
隨著每一美元鈔票流入你的手中,你,且隻有你才有權決定你自己的前途。愚蠢地用掉它,你就選擇了貧困;把錢用在負債項目上,你就會進入中產階層;投資於你的頭腦,學習如何獲取資產,財富將成為你的目標和你的未來。理財的選擇是你做出的。
將財富的觀念送入潛意識
美國佛羅裏達州的一名13歲學生薩和特,他曾經替人照看嬰兒以賺取零用錢,留意到家務繁重的嬰兒母親經常要緊急上街購買紙尿片。於是他靈機一動,決定創辦“打電話送尿片公司”,收取15%的服務費,便會送上紙尿片、嬰兒藥物或小件的玩具等東西。他最初給附近的家庭服務,很快便受到左鄰右舍的歡迎,於是印了一些卡片四處分送。結果業務迅速發展,生意奇佳,而他又隻能在課餘用單車送貨,於是他用每小時6美元的薪金雇用了一些大學生幫助他。現在他已擁有多家規模龐大的公司。
你最好是從一開始就想清楚,自己這一生究竟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想賺多少錢。你想得越清楚,你就越容易實現。人生目標決定人生策略,賺小錢和賺大錢的人生策略是完全不同的。賺小錢可以通過給人打工來實現,但是要賺大錢通常要自己創業。全球絕大多數的億萬富翁都是自己創業的企業家。
賺錢的方式通常有4種:
1.當他人的雇員;
2.做自由職業者,如開業醫生、律師等;
3.做企業主;
4.做投資者。
自由職業者所掙的錢通常高於普通的雇員;而企業主或投資者所掙的錢一般又超過自由職業者。
你的親人、朋友是不是富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富人,是否從小就像富人一樣去思考問題,去培育自己的財務智慧和能力。成功的企業家或投資人都深信自己會致富,即使他們的口袋裏隻剩下一塊錢,他們仍然相信自己還有東山再起的能力,還可以重新致富。你越早具備這種致富的信念和意願,你就會越早擁有財富,也會具有更強的生存能力。
窮人之所以窮,首先是因為他們具有貧窮的觀念,或者說他們不具備如何增加財富的知識,也從沒有真正下決心去掌握這方麵的能力。國外那些世代擁有巨額財富的人,首先得益於他們的父母從小就向他們傳遞控製金錢的觀念和能力。而世代貧窮的人,承襲的則是父輩貧窮的觀念。
如果你將來不是為錢或為生存而工作,而是能夠讓錢為自己工作,讓自己賺取的金錢可以不斷實現自己的夢想,使自己和家人享受幸福、快樂、健康的人生,你就更容易成功和富有。
當你做的事情對別人有價值時,別人就會願意掏錢出來與你交換。一個想擁有巨額財富的人,就要多想如何為更多的人帶來更大的價值,就要為社會提供更好的產品或更優質的服務。
你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富有的人,就要從小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價值,如何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你對社會的價值越大,你服務的人數越多,你的財富也就會越多。
隻有工作才能創造錢的思想是在財務上不成熟的人的思想。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聰明,隻不過是沒有學到掙錢的學問。
金錢是一種思想,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錢,隻需改變你的思想。任何一位白手起家的人總是在某種思想的指導下,從小生意做起,然後不斷做大。投資也是這樣,起初隻需要投入一點錢,最後做到很大數額。許多人花了一生的時間來尋找大生意,或者試圖籌集一大筆錢來做大生意,但一般來說,這是愚不可及的一種做法。很多不老練的投資者將自己大量的資本投入一項交易,然後很快損失掉其中的大部分,他們可能是好的職員卻不是好的投資者。
在今天這個時代,僅僅學好功課,上一個名牌大學,讀碩士或博士,是不可能讓你成為富翁的,也不可能保證你一生不受財務困擾。要想成為一名大富翁,你就應當從小努力去學習和掌握金錢的運用規律,培養自我創業的意識,並想辦法多參與商業實踐活動,不要把自己的思考格局限定在“找工作”、“就業”、“打工”的範圍內,不要屈服於生存的壓力。
許多人也想過賺錢,也想過致富,但隻是一般地想想,偶爾地想想。這不行,你如果不是無時無刻想著財富,並思索通過什麼渠道獲取財富,就沒有巨大的致富動力。戴爾·卡耐基認為:“想得到財富,先必將財富的觀念送入潛意識,不論何時何地,心中先相信你會有很多財富。”如果你堅信上麵這段話,並且不斷地反複念誦,同時你要誠實努力地投入工作,那麼潛意識自會為你效勞而積累財富,將來你會驚奇自己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