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七爺
鍾管家是這幾年才來京城的,對定國公府不算熟悉也不奇怪,寧淵打小生長在京城,對其中的彎彎繞繞一清二楚。
西寧侯是穩穩的天子近臣,但要是論深受皇恩的程度,他還比不上定國公的一根小指頭。
京城裏說起定國公的發跡,人人都要讚一句人家命好。
當今陛下周景臨潛邸之時,處境甚至比不上京裏的世家公子,讀書時候選的伴讀也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定國公府的旁支的庶出子弟韓秉昭。
那時候定國公府也已經落魄了,國公府世襲五世馬上就要到盡頭了,老國公爺也不過是在熬日子,這樣的家世,就是算上嫡長子,也沒幾個人瞧得起。
雖說是旁支庶出,韓秉昭卻有一個旁人難以企及的好處,對周景臨忠心耿耿,可以這麼形容:有好事全歸你,遭挨打我在前,挨餓受凍屬於我,豐衣足食屬於你。
韓秉昭認定了自己的主子,然後對他掏心掏肺。周景臨在貼身太監身上都沒有感受過這種溫暖,所以一登基就將世襲到頭的定國公爵位給了韓秉昭,然後一紙詔書,讓定國公的爵位成了世襲罔替。
定國公韓秉昭的發跡可以說是天意,天意將他送到身處穀底的周景臨身邊。否則他二人,一個在皇宮深處,不能結交外臣,另一個家境貧寒,連身見客的衣裳都沒有,若不是天意,終生不見一麵都是有可能的。
可天意之外也有人為,即便周景臨再落魄,韓秉昭依舊當他是自己的主子,奉獻了自己百分之二百的忠誠,連後來的人生際遇都追隨著皇帝。
周景臨三十歲始有了第一個兒子,韓秉昭到了四十五歲才有了個兒子。一個帝王,再親近人,也希望臣子跟自己有差距,什麼是差距,連老天都幫韓秉昭想好了,韓秉昭跟夫人曹氏一口氣生了六個閨女,到四十多都不抱希望了,反倒生了個兒子,也就是前麵有人口中提到的七叔叔,人稱七爺的韓肅沅。
韓秉昭被選為伴讀的時候已經十三歲了,整整比周景臨大七歲,從十三歲到三十二歲,他陪伴了周景臨十九年。
周景臨稱帝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給韓秉昭說媳婦,不說不行啦,定國公府世襲罔替,可定國公都三十有二了還是個童男子,別說兒子了,連媳婦都沒影兒,周景臨可不得替他著急。
還是安定侯府做了一筆好買賣,將嫡出的大姑娘嫁給了韓秉昭。
曹氏正值碧玉年華,韓秉昭又一貫的勤謹中正,二人倒也恩愛,婚後倒是很快就懷孕了,然後就一個姑娘一個姑娘的往外蹦。
如此過了十三年,定國公府的大姑娘都要說親了,定國公夫人又懷了孕。
說實在的,大家都她這一胎真沒抱有多大的希望,起碼韓秉昭就該幹嘛幹嘛,冷靜自持,也是,他都四十五了,想想西寧侯,四十五歲的時候正在擔心兒子後浪拍前浪了,定國公這邊後浪的毛都還沒看到呢。
要說武帝也是個極品,他把嚴父的一麵都給了自己的親兒子,對韓肅沅那就是妥妥的寵溺,韓肅沅出了滿月就被接到宮裏,所以說,人家腰帶上繡條龍神馬的,簡直不值一提啊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