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成功了!
應該,貝尼特斯成功了!
當全場比賽結束的那一刻,斯坦福橋球場的記分牌上顯示的比分是‘0:0’,這是一個讓藍軍球迷非常失望的比分,也是利物浦球迷看的非常興奮的比賽,因為他們沒有像是媒體的,毫無還手之力,雖然比賽打的難看,但球隊把懸念留到了安菲爾德球場,在自己的主場決定勝負顯然要更有機會。
賽後,《太陽報》談到:“兩個來自歐陸的少帥,導演了冠軍聯賽上一場按照歐陸規則打的英格蘭內戰。如果交手雙方還是霍利爾與拉涅利,那比分相信不會是0比0。但貝尼特斯和穆裏尼奧這一對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的杯戰能手,最知道歐戰首回合不輸的重要性,這直接導致了雙方求穩為主。”
“整個比賽過程讓人混混欲睡,利物浦似乎是贏家,切爾西在主場顯得太過保守。”
穆裏尼奧賽前就:“利物浦在對尤文比賽中的表現,清楚地向英格蘭球隊指明了如何組織嚴密,以取得歐戰中想要的結果的辦法。”
彼此間交手三次後,兩名主帥“已經像下周英國大選中的首相布萊爾和反對黨領袖霍華德一樣,相互熟悉彼此的弱點和長處”。
貝尼特斯賽前,足球不是課堂裏的“黑板沙盤推演”,他雖然通過三次接觸發現了切爾西的“一到兩個”戰術弱點,但實際上拿下比賽並不那麼容易。
幸運的是,賽前達夫的受傷缺陣,給了貝尼特斯一份提前的國際勞動節禮物:缺乏戰略寬度的藍軍,隻能通過中路發動進攻,這使得西班牙少帥在中路布下的阿隆索、比斯坎、海皮亞和卡拉格這些棋子發揮作用。
從比賽來看,兩隊的差距絕沒有賽前媒體形容的那麼誇張。
穆裏尼奧的布陣,意味著切爾西通過邊路發動進攻的困難很大。古德約翰森是個中路球員,根本不適合打邊鋒,比賽中這位右腳將經常自行遊弋內切,而在他身後的加拉也不是左腳球員,左路的下底傳中等進攻套路基本作廢。在右路,喬.科爾本身也是改行邊前衛,而且他身後的約翰遜在歐戰中一直狀態不穩,賽前就被人們認為會是利物浦突擊的薄弱點,因此右路的套邊也成為空想。
在兩翼無法起飛的情況下,切爾西的打法不知不覺變成了密集中路。表現出色的中場“清潔工”馬克萊萊多次準確地長傳尋找前鋒德羅巴,但利物浦不是拜仁,中後衛海皮亞和卡拉格對於傳統英式打法的長傳衝吊具有相當經驗,不會讓德羅巴起到“炮架”的作用,媒體盛讚他們像“閃光的燈塔”一樣出色。
況且,後衛線之前還有阿隆索、傑拉德和比斯坎這道屏障,紅軍中路幾乎成了銅牆鐵壁。
穆裏尼奧求穩,也使切爾西能像主場4比勝巴塞羅那和拜仁時那樣,從比賽一開始就導向快節奏。而等他們下半場頻頻換人,準備製造殺機時,一直多線作戰的主力球員體力已經下降,穩健的利物浦已經不會給他們機會。
穆裏尼奧的戰術可以是失誤了,切爾西在上半場太過保守。
《米蘭體育報》認為‘切爾西過於謹慎’。
“葡萄牙人的風格過於謹慎。如果是a米蘭,肯定會大舉進攻,沒有傑克的利物浦就像是沒有眼睛的老虎,根本沒有太多的攻擊力,進攻上完全亂作一團完全沒有節奏感,沒有殺傷力,可葡萄牙人卻導演了一場有些悲劇的比賽,切爾西在主場一球未進,如果到了客場,藍軍憑什麼取得勝利?萬一,那個‘呆頭’的西班牙人想開了,下場傑克突然出現在首發陣容,憑借主場優勢的利物浦,又怎麼會懼怕切爾西!?”
《米蘭體育報》的法讓藍軍球迷有些心寒,想想這場有機會獲得優勢的比賽打成零比零,萬一下一場比賽,那個頗有威脅的黑發子出場,憑借主場優勢,隻要利物浦選擇防守,那個黑發子利用自己強大的個人能力打進一球,切爾西本賽季的歐冠之旅就到此結束了。
他們會在安菲爾德球場收到一張‘返程機票’,而且是極為快捷的。
當然也有對比賽讚譽的,讚譽的自然就是兩隊的防守。
《衛報》評論道:“雖然切爾西和利物浦都沒有進球,但這並不是一場乏味的比賽,隻能雙方的防守都很出色。如果客場全身而退的利物浦要感謝後防大將卡拉格的話,那麼切爾西本場比賽的最大功臣無疑是門將切赫,這位捷克門神用穩健的雙手一次次化解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