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甲第三十一輪,魯爾德比大戰!
如果把足球本身看成一種文化,那麼德比就是足球之下的最重要的亞文化形態之一。之前,德甲還有拜仁德比可以吸引眼球,可當藍色的慕尼黑1860退出德甲舞台之後,德甲唯一稱得上重量級的德比就隻有魯爾的礦區德比了,。
或許魯爾的德比和米蘭倫敦馬德裏的德比相比分量顯得輕了,但實際上,德比文化的精髓就在於範圍,隻有地緣上的無限接近,範圍裏的相互爭鬥,才讓球隊球員和球迷,在整個德比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魯爾德比就是這樣,在當地球迷中間共鳴巨大。
沙爾克04和多特蒙德兩支球隊的實力極為接近,均是曆史悠久,而今時今日的魯爾德比,卻在威斯特法.倫的90分鍾時間裏演繹出來超出德比文化的和足球有關的一切東西。
在曆史上,這對魯爾區的死敵之爭就從來不乏看點,而他們也都曾在對手身上遭遇過恥辱,其中,沙爾克04俱樂部在五十年內都無緣德甲冠軍,恐怕更多的並非拜仁強勢崛起,而是拜多特蒙德所賜。
兩隊長達半個世紀的交鋒,就是一部魯爾區的恩怨史。
自從196
64賽季德甲聯賽成立以來,多特蒙德和沙爾克04的恩怨就正式拉開了大幕,雙方的第一次交鋒,沙爾克04在主場:1大比分勝多特蒙德,先給了對手一個下馬威,但此後多特蒙德就開始頻頻羞辱沙爾克,1964
65賽季,多特蒙德客場6-,主場4-0兩度大勝沙爾克,隨後,他們又兩次在主場7-0和6-大勝沙爾克。
連續八次倒在多特蒙德麵前,這讓沙爾克04一度在死敵麵前抬不起頭來。不過從1968
69賽季開始,多特蒙德連續九年未曾擊敗過沙爾克,非負即平,期間多特蒙德還在1971
7賽季降級,直到1976才重返德甲。而他們也在1977年才取得一場久違的勝利。
總結來,雙方在前0年的交鋒可謂風水輪流轉,。
進入上世紀80年代之後,雙方實力相對平均,互有勝負,而兩隊的交鋒在1987
88賽季之後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原因是沙爾克在那個賽季不幸降級,直到1991年沙爾克重返德甲後,人們才又欣賞到久違的“魯爾德比”。
兩隊在90年代的交鋒也是延續了80年代的走勢,隻不過90年代中期正是多特蒙德的鼎盛時期,而沙爾克也不得不嫉妒的看著對手兩次奪得德甲冠軍,在上世紀最後0年的交鋒中,兩隊可謂平分秋色,但多特蒙德略占上風。
或許,曾經的戰績很難明什麼,實際上,兩隊球場外的碰撞比球場內的交鋒更加激烈!
多特蒙德球迷有一句著名的口號叫做“寧願拜仁百次奪冠,也不要沙爾克一次捧杯”,對他們而言,對沙爾克04的仇恨是與生俱來的,雖然兩支球隊同處“魯爾區”,但並沒有為他們結下深厚的友誼,相反,他們由於代表著各自不同的階層,而結下了長期的“世仇”。
沙爾克04代表的是工人為基礎的“藍領階層”,曾經在俱樂部建立開始的時段,沙爾克04的球迷大多數都是魯爾區的工人,而球隊也是工人組成了,所以這支球隊得到很多魯爾區底層人士的喜愛。
而多特蒙德的擁躉更多的是社會中上層的“白領階層”,球隊的建立也是魯爾區大商人的手臂。兩者不同的建立方式,使得他們的仇恨長期以來更加不共戴。
黃黑色的多特蒙德和藍色的沙爾克04,其矛盾是最底層的,他們就像是意大利米蘭城紅黑雙星、西班牙皇室與加裏羅尼亞人的矛盾一般,其矛盾是根本上的,這種矛盾注定如海水和火焰一般不可調和。
而這,也正是“魯爾德比”的最大魅力!才子閣